上海全力推進中醫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 中西醫匯聚創新
中新網上海5月29日電 (記者 陳靜)新冠肺炎防控中,中醫藥大顯身手,廣受關注。記者29日獲悉,上海將全力推進中醫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加強中醫藥傳承創新;同時,加強交流合作,推動中醫藥開放發展。同時,上海將致力推進中西醫臨床協作、協同攻關、匯聚創新。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張懷瓊當日表示,上海將推進中醫藥國際標準化;致力把海外中醫中心建設,打造成中外人文交流、民心相通和外交發展的“名片”,與此同時,上海將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打造中醫藥“上海服務”品牌。
據悉,上海不久前印發《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包括優化中醫藥服務體系、發展中醫藥產業、促進中醫藥傳承和創新等七個方面二十五條意見。上海中醫藥大會亦于5月下旬舉行。
當日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記者了解到,中醫醫聯體建設是上海優化中醫醫療資源布局的一記“重拳”。“上海中醫醫聯體”構架為“4+X”的模式,“4”即為上海東、南、西、北四大區域中醫醫聯體。“X”即為系列中醫特色優勢專科專病聯盟。張懷瓊透露,目前由中醫臨床重點專科牽頭的29項專科專病聯盟正在建設中。
未來,上海將把中醫藥融入家庭醫生制度建設,在社區推廣一批中醫適宜技術、培養一批社區“小名中醫”,讓普通民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中醫絕活。
中醫、西醫做為中國衛生事業發展的“一體兩翼”,缺一不可。張懷瓊指出,堅持中西醫并重,須將中醫藥融入衛生與健康所有政策,充分釋放其活力潛力。中科院院士陳凱先亦表示,上海是中醫藥與西醫藥結合創新的高地。
張懷瓊表示,上海將全面推進中西醫臨床協作和協同攻關,力爭在腫瘤、內分泌、脊柱病和康復等專業領域形成一批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建設若干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中心;在康復領域中,也將更加深入地推廣應用中醫技術方法。
據透露,上海將完善中西醫會診制度,推進多學科聯合門診、中醫醫師參與西醫病房查房、成立聯合病房等多種形式合作,構建中西醫一體化服務模式。
中醫藥事業要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有強大的人才隊伍支撐。上海中醫藥大學副校長胡鴻毅告訴記者,該校自上世紀90年代起率先探索中醫藥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今后,該校將加強國家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培養造就一批高水平中醫臨床人才和中醫藥多學科交叉創新人才。
同時,上海中醫藥大學將推動教育鏈與傳承鏈、創新鏈、產業鏈緊密結合,推動中醫藥養生健康文化進校園,在青少年中種下中醫藥智慧的種子。
這位校長指出,上海將積極探索中西醫結合人才成長規律、明確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路徑,建立更加完善的西醫學習中醫制度,探索建立中西醫融合的全科醫生培養模式。
陳凱先告訴記者,近兩年,復旦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先后成立中西醫結合研究院。上海將進一步加強中醫藥院校和西醫藥院校的之間的強強聯合,對接上海國家科創中心,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西醫結合學術成果產出高地和國家中西醫結合防治重大疑難疾病研究基地,推進中西醫匯聚創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