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昔日“揚塵地”變身便民停車場
“北京春夏多風多雨,以前一到這時候我就發愁。這片裸露的空地就在樓門口,一刮風就揚塵四起,下雨更是泥濘不堪。”讓居民王女士感到欣喜的是,如今空地鋪上了透水磚,環境變好了,停車也更方便了。
在永定路街道玉泉路15號院,727樓和728樓中間有一片約540平方米的空地。居民回憶說,這里原本是航天中心醫院的辦公用樓。2017年,產權單位將辦公樓拆除。“剛拆除的時候,大家商量過怎么改造。兩棟樓中間綠化少,一些居民建議改成小花園,可小區里停車困難,也有居民提議多劃些停車位,大家沒達成一致,這事兒就此擱置下來了。”
物業用苫布將閑置空地遮蓋起來,這里逐漸成了臨時停車場。隨著時間推移,苫布逐漸損壞,大片地面裸露。大家對這片空地的改造訴求日益強烈。
經過七街坊社區不斷溝通協調,居民終于對改造意向達成一致,將這片空地改建為停車區域。但居民仍對改造期間的問題存在擔憂。“小區里停車緊張,改造期間車停在哪兒?”“改造是好事兒,可這里離居民樓近,噪音問題得注意。”
七街坊社區本著有事大家商量著辦的原則,邀請街道有關部門、產權單位、居民代表共商改造事宜。產權單位提出施工期間兩樓居民可在醫院停車樓臨時停車,并嚴格按照規定施工,盡量減少噪音。改造后的空地整體鋪設了透水磚,同時,社區還對周邊人行道、行車道區域的破損處一并進行了修復。
社區黨支部趙彥紅表示,小區以前缺少停車管理,大門隨意出入,小區又緊鄰醫院,所以不少來就醫的人就把小區當成免費的停車場。為解決居民的停車難題,社區以空地改造契機,進一步推動小區內部停車治理。“我們協調物業在大門處安裝了道閘系統,目前正在進行調試,隨后還將對小區內的停車空間進行梳理,施劃停車位。停車管理預計5月份正式啟動,將對本小區車輛、探親訪友車輛及外來臨停車輛進行差異化管理,優先保障本小區居民有地兒可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