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新動能丨外貿提質升級新契機 “新三樣”領跑出口
央廣網北京7月26日消息(記者丁飛 江西臺記者陳月珍)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0.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新三樣”出口快速增長,是我國外貿加速提質升級的生動寫照,表明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不斷涌現。中國之聲2023年中經濟特別報道《解碼新動能》本期推出:《外貿提質升級新契機,“新三樣”領跑出口》。
氫氧化鋰是鋰電池的主要原材料。在江西新余,某全球最大的氫氧化鋰生產商之一去年剛剛投入使用了最新的生產線,用于鋰電池的成品制造。而在若干年前,這家公司還只是主要從事鋰電池原材料的加工。
公司投資者關系負責人任宇塵:如果我們沒有自己的資源,我們可能僅僅是在給別人打工。往上游發展是為了降成本,鎖定原材料,往下游開拓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和“護城河”,同時也讓我們更多地具備了抗風險的能力。
上半年,江西省出口氫氧化鋰127.6億元,規模位居中國第一,同比增長1.1倍;出口鋰電池15.4億元,同比增長93.3%。
江西省商務廳對外貿易發展處副處長汪飛: 我們引進了一批鋰電行業頭部企業投資落戶江西,推動有實力的企業在全球布局鋰礦資源,建立長期穩定的資源供應。
今年上半年,以電動載人汽車、太陽能電池、鋰電池為代表的電、光、鋰“新三樣”產品出口動力強勁,合計出口同比增長61.6%,拉動整體出口同比增長1.8個百分點。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新聞發言人高士旺透露,上半年我國“新三樣”產品在市場多元化拓展方面取得明顯突破。
高士旺:鋰離子電池上半年對南非、比利時的出口額均同比增長7倍、對智利出口同比增長9倍;電動載人汽車對西班牙、泰國、加拿大等國的出口都有同比10倍以上的增長。
廣東是“新三樣”的重要出口省份。上半年,廣東電動載人汽車出口同比增長7倍。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副主任張柯透露,他們在某新能源汽車企業調研時了解到,隨著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走向海外,汽車售后服務需求隨之增加。如果每一個零件都分開申報,將加大企業報關難度。
張柯:針對問題,廣東分署積極協調推動深圳海關出臺簡化申報政策,創新推出汽車零配件“出口歸并簡化申報”方式,每年可為企業節約報關、查驗等成本上百萬元。
從服裝、家電、家具等出口“老三樣”到如今“新三樣”的轉變背后,是我國外貿提質升級的生動寫照。今年上半年,面對國際需求疲弱等挑戰,我國貨物進出口20.1萬億元,同比增長2.1%,規模創歷史新高。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打好政策“組合拳”,全力推動外貿促穩提質。
郭婷婷:我們將研究支持新能源汽車開拓國際市場,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落實好便利商務人員辦理簽證、國際航班復航增班等務實舉措,有力有效打好商務政策“組合拳”,為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貢獻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