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開建首個京西稻無人農場
無人智能拖拉機正在平整土地。 海淀區農業農村局供圖
遠望,一馬平川的田野上拖拉機“突突突”地平整著土地;近看,拖拉機駕駛艙里竟然空無一人!這一幕出現在北京市海淀區上莊鎮常樂村京西稻種植區。近日,海淀首個京西稻無人農場在這里啟動建設,將實現京西稻種植由傳統人工管控轉變為遠程數字化、智能化管控,打造農業生產新場景。
京西稻又稱“御稻”。海淀區實施京西稻保護性種植,面積約2000畝。上莊鎮作為服務海淀區中關村科學城建設的生態涵養區和田園生活區,是目前京西稻的主產區。常樂村的京西稻無人農場就有405畝。
京西稻無人農場是由上莊鎮與北京中關村科學城創新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博創聯動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將把高科技運用到農業的耕種管收等各個環節,建設一個由物聯網、大數據以及5G技術相結合的智慧農場項目。
記者了解到,無人農場將通過無人智能拖拉機、自走式無人植保機、無人智能插秧機、無人智能收割機及配套的智能化農機具等,實現平地、深耕、旋耕等過程的無人作業;還將建設基于物聯網的作物精準種植系統,包括農田“四情”監測系統、稻田智能化灌溉系統及配套的綠色高效精準栽培數字化模型等,實現水稻精準化種植管理。
智慧化的農場也要有智慧化管理平臺。無人農場的數字化綜合管理云平臺將包括農場綜合監測管理云平臺、農機智能化管理平臺,可實現農場的高效智能化管理、農機智能化調度、無人作業管控及作業質量監管等,并實現全過程質量追溯系統。
目前無人農場項目已經進入全面實施階段,2臺全無人插秧機已進場調試,即將開展插秧作業;作物精準種植系統和無人農場數字化綜合管理云平臺開發工作已全面啟動;農場綜合運營指揮中心、智能農機庫等即將完成建設。今年下半年將完成無人自走式植保機、無人收割機調試,完成今年京西稻收割作業和全過程質量追溯。
“我們還將建設無人農場綜合運營指揮中心,提供田間數字農業展示及配套產學研服務。”項目負責人介紹,未來將實現農場“管-控-看-學-推”全覆蓋,凸顯科技引領、模式創新與可示范推廣。
海淀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淀將把京西稻無人農場打造成首個以“高新技術示范引領+產業模式可復制推廣”創新模式為特色、三產融合發展為核心的無人農場樣板示范項目,將科技優勢賦能農業發展,鍛造出海淀區面向京津冀地區的數字化農業突破發展新引擎和面向全國的產業動能引領新基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