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春在“一起” 委員“向未來”
昨日(4日),參加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委員們陸續前往駐地報到,接受記者們采訪時委員們個個神采奕奕地談感受、說規劃、瞰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所引述的奧運歌詞“讓我們一起向未來”,不約而同成了青年委員們暢談的主題。
未來昭示文化自信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北京青年報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談到“未來”,委員們無不是在“加油”中顯示“自信”,在“前瞻”中高揚起“奮斗”之楫。來自教育界別的市政協委員、北京舞蹈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劉巖說:“2022年是大有可為的一年,無論是在藝術教育還是在文藝創作的田野上,都將做一系列工作。我們將秉承著文藝創作的初心,來做出為人民謳歌的文藝作品,所以這一年將是充實的一年,讓我們一起加油!”
文化自信,還來自于近年來影壇上那些既有愛國情懷、又張揚個性的優秀國產影片,在這方面,來自文藝界別的市政協委員、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副院長許曉丹感同身受:“近幾年,一批兼顧了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傳播和觀眾觀影興趣的優秀國產影片取得了評價和票房的雙豐收,‘中國大片’在屢屢創造票房奇跡的同時,也開始走向世界,向世界傳遞中國的文化自信。2022年希望我們中國的電影事業再創輝煌!”
未來成于過硬本領
未來的自信,來自于“過硬的本領”,而不是“無舵之舟漂泊不定”。昨天來報到的許多青年政協委員們結合自己的專業,在提案中以“過硬的本領”展示創新成果。
來自科技界別的政協委員、掌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凌云向北青報記者介紹說,此次會議他帶來“關于數字文化建設、推動國家文化傳播能力”方面的提案。2022年是冬奧之年,他希望通過數字文化建設,提高國家傳播能力。北京有很好的互聯平臺,可以起到良好的傳播作用,可為我們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張委員認為,“抓住了數字,就是抓住了未來”,他在新的一年將結合自己的專業推動數字文化傳播平臺的建設。
在科技界別的市政協委員、北京諾亦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昊揚看來,“過硬的本領”就是不能被人“卡脖子”,“我從事的是科技行業,不斷追求更好更新更強是我們行業的應有之義,在新的一年里,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科技做得更好,要讓用戶遍布全世界。”
未來來自“每項任務”
“奮斗,從來不只是響亮的口號,而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見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對當代中國青年提出的要求深深地烙印在青年政協委員們的心中。說起“完成每一項任務”,來自工會界別的市政協委員、北京葉氏企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裁、工會主席張知謙說,要在“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里,努力尋求共同發展,“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我希望能夠在新的一年里與廣大職工一同進步!”
說起“履行每一項職責”,來自教育界別的市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基礎教學系教授程凱認為,站在立德樹人的教育主陣地上瞰“未來”,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方面是要培養學生掌握中醫的知識和方法,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這是我們作為老師的一項重要職責”;另一方面,也希望大家都有一個好身體、好體魄,保持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這也是師生共同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
文/本報記者 崔毅飛 董鑫 武文娟 雷嘉 蔣若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