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提案占比超10%,北京政協交出亮眼成績單
相信隨著提案日常化,提案時效性、針對性將不斷增強,政協提案結構也將進一步得到優化。
據報道,北京市政協自2021年1月召開十三屆四次會議以來,共征集提案1457件,經審查立案1415件,其中平時提案152件,占提案總數首次超過10%。平時提案首次超過10%,可以說是對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上提出的“推進提案征集工作常態化”的有力落實。
為鼓勵政協委員提交平時提案,2021年北京市政協健全完善平時提案工作機制,制定出臺了《關于全體會議閉會期間提案工作實施辦法(試行)》,并組成閉會期間提案審查專項工作小組,負責閉會期間提案的審核。如今,經過近一年的嘗試,已經實現平時提案征集、審查、辦理、督辦常態化。工作機制健全完善的過程,也是平時提案顯現利民效果的過程。
平時提案占比的上升,在更好促進政協委員履職盡責的同時,能充分發揮政協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把市民的所憂所盼盡快轉變為政府的工作著力處,政策的精準落地處,從而加強政民互動,實現良善治理。
從宏觀角度看,這是北京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精細化水平的有力抓手,而在微觀層面,則意味著北京市民日常生活遇到的煩心事有了更順暢的反映渠道。所以對平時提案的重視,將平時提案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是對政協組織功能的延伸,也有利于政協委員關注民眾訴求。
從已公布的案例看,面對飛絮即將大面積襲來的情況,有的政協委員就促進北京飛絮治理,提出針對性治理方案。結果,“2021年北京市飛絮防治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每日飛絮密集時間較往年降低57.3%,飛絮高發區域同比減少25%……”有的政協委員在供暖季即將到來之際,提交了涉及百姓“溫暖”的提案:統一居民供熱收費價格,推進居民供熱同熱同價改革被提上北京市發改委的工作日程。
這些平時提案,由不同界別的政協委員提出,卻關系到人居環境治理、冬日供暖等民生大問題。而且從問題發現到提案形成再到舉措落地,形成流暢高效的問題解決閉環。平時提案起到的良好社會效果,對政協委員是種激勵,也傳遞出了積極信號。這無疑為后續平時提案機制的良性運轉開了好頭。
也要看到,相對于會議提案,平時提案所占比例顯然還有不小提升空間。2022年,北京市政協提案委還將持續推進平時提案征集。相信隨著提案日常化,提案時效性、針對性將不斷增強,提案結構也將進一步得到優化。這意味著北京市政協提案質量的提升,民眾多元化需求也會被精準對接,實現精細化滿足。
□新京報評論員 遲道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