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黨北京市委:連續6年為張家灣設計小鎮寫“腳本”
從老工業區到設計小鎮的轉型,致公黨北京市委持續6年聚焦張家灣,一年一個主題,為張家灣設計小鎮的高質量發展寫下“腳本”。
今年政協會,致公黨北京市委又為設計小鎮帶來了新的主題:聚焦如何增強創新活力,加快推動張家灣設計小鎮創意生態建設。作為提案的主要執筆人,昨天(4日),剛剛上會報到的市政協常委、致公黨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弘都院總規劃師許檳介紹,致公黨北京市委在調研中發現,“環同濟知識經濟圈”的經驗對張家灣設計小鎮創新發展有很好的啟示:得益于同濟大學優秀人才、知識和文化外溢,在同濟大學與楊浦區共同推動下形成了“建筑設計一條街”,上千家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設計企業在這里落戶,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設計產業基地,年產值已達百億元……
為此,致公黨北京市委建議,張家灣設計小鎮應打通和高校的鏈接橋梁,主動對接高校智力資源外溢和教學實踐基地需求,拓展創業者群體的發展空間,以人才聚集提升產業能級,借助北京國際設計周影響力探索“設計大師工作室”實施路徑,研究“北京國際設計周大師學院”建立的可行性,為小鎮和首都創新人才提供常態化的學習、交流、創業、資源共享平臺,培育城市副中心設計產業創意品牌。
許檳委員說,北京是聯合國全球創意城市網絡“設計之都”,自2017年起,致公黨北京市委就在主委閆傲霜的帶領下關注創意設計產業在城市副中心的聚集,從那以后每年都會開展調研并提交相關黨派提案。
2021年,在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上,致公黨北京市委提交了黨派提案《關于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研究,高質量建設張家灣設計小鎮的提案》。“該提案接續了2020年致公黨北京市委的課題,在聚焦城市副中心城鄉工業用地更新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調研。當年《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公布,張家灣設計小鎮作為‘國際高端服務片區’被納入政策區范圍。”許檳回憶說。
在推動設計小鎮發展中,致公黨北京市委也遇到了“硬骨頭”:調研時,設計單位和建設方提出,原來小鎮的建筑都是工業廠房,現在改成創意設計辦公,用地性質比較單一。小鎮地理位置相對較偏僻,從激發地區活力出發,辦公用地是否能夠適當混合一些商業、居住、休閑等使用功能,為創意設計人員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辦公條件?
調研發現,在《張家灣設計小鎮規劃綜合實施方案》中,確實提出了用地混合、建筑兼容的空間資源使用要求,但在實踐中缺乏一個統一的規范,每一個項目的改造都是由建設單位和行政管理單位具體分析、討論、協商,再做行政許可,一事一議,耗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為此,在《關于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研究,高質量建設張家灣設計小鎮的提案》中,致公黨北京市委從引入國內相關知名機構入駐、鼓勵國外相關知名企業團隊參與,以及提高設計小鎮存量用地和建筑空間資源的使用效率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議。
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員會將這些建議融入發展計劃和目標,積極吸引國內相關知名設計機構入駐,設計類頭部企業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等一批設計領域知名企業,以及以新加坡CPG集團為代表的外資類企業,紛紛入駐設計小鎮。在混合用地方面也進行了積極探索,目前正全力推進城市副中心綜合樞紐項目分層出讓工作,并計劃在總結該項目經驗后將其推廣到設計小鎮的后續項目中,持續提升土地復合利用水平、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在致公黨北京市委的助力和推動下,2021年張家灣設計小鎮亮點頻出:北京銅牛廠變身為北京未來設計園區,北泡輕鋼廠的夾芯板車間改建為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張家灣設計小鎮智匯園正式啟動招商……一座北京設計領域的新地標正在城市副中心崛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