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春潮涌 】瞧,珍稀候鳥越來越多……
【天南地北春潮涌 】
光明日報記者 張士英 光明日報見習記者 李家欣
數只東方白鸛迎著朝陽飛來,鑲著黑邊的大白翅膀輕輕扇動,一陣短暫滑翔后,輕盈地落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
監控屏幕上,動人一幕出現在記者眼前。
“瞧,‘老朋友’回來了。”黑龍江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焦健說,“以前每天要出門巡護幾十公里,現在點點鼠標,就能看得很真切!”
三江平原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濕地集中分布區,也是東北亞地區重要的鳥類遷徙通道、中途停歇地和繁衍棲息地。每年三四月份,數以萬計的候鳥歷經千里、從溫暖的南部北遷至此繁衍生息。有“鳥界國寶”之稱的東方白鸛,是這里的“常客”。焦健記得有一次,他們觀測到1000多只東方白鸛集群,“那場面太壯觀了”。
大家常說,生態環境好不好,鳥兒先知道。
“目前我們保護區內發現的鳥類物種增加到268種,最近幾年還觀測到更為珍稀的白尾海雕。這種掠食性猛禽不僅在這里‘安家落戶’,還成功孵化了一對幼崽。今年3月,這一家子又早早回來了!”焦健語氣中滿是自豪。
這樣一片原始而寶貴的候鳥棲息地,是如何造就的?
“我們將省內主要河流的源頭區、集水區、所有生物多樣性維護功能區和重要濕地生態系統全部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嚴格管理。”黑龍江省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副主任王久偉說。
黑龍江還將濕地保護管理、生態修復、執法監督等作為全省林長制、河湖長制績效評價的重要內容,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體系。全省1.1萬名林長、2.5萬名河湖長實現了全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資源統籌保護。監測顯示:黑龍江濕地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瀕危鶴類等珍稀鳥類的主要棲息地!
《光明日報》(2024年04月12日 01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