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傳統紋樣的當代活化

      發布時間:2024-03-18 10:0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崔冬暉(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副院長、教授)姜蘇(洋空間設計師)

        傳統紋樣作為優秀的藝術資源,凝聚著中華民族特有的審美理想和造物智慧,具備無限轉化的可能性。隨著生產與生活媒介的變化,單一化、平面化的展現形式已然無法滿足當今多元化的文化傳播需求。傳統紋樣的現代設計與應用,可以通過多形式、多維度的綜合藝術嘗試,將紋樣的“形之本”與“神之美”進行創造與活化,并積極融入數字技術和傳播媒介等新手段,實現傳統美學在當代語境下的創新發展。

        “天人合一”的審美觀念

        古代的藝術家和匠人將關于哲學與美學的思考,以及對于生命的理解,以紋樣的形式融入各類器物之上,造型藝術也正是從這些圖案花紋中脫胎而出。傳統裝飾紋樣代表了古人的審美情趣,反映了不同時期的社會習俗和文化思想。

        東方哲學體系下的藝術思維模式既追求空靈充實的氣韻,又講究虛實相生的意境。“天人合一”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性,其樸素的觀念中包含了對于天地自然之美的論述,也是歷來中國藝術家遵循的根本創作原則。受這種自然審美觀影響,古代紋樣中體現的祥瑞美學特質格外突出,進而延展到更廣闊的天地萬物之美,將自然美學推向極致。

        這種美學思想貫穿于當代設計藝術之中。我國現代工藝美術教育的開拓者、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龐薰琴在《論藝術設計美育》中指出:“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的圖案已經相當成熟。到殷周時,在圖案畫中,已能充分地表現出民族的精神。其后,不論每個時代或每個地方,他們的工藝美術都有其特殊的個性。”龐薰琴將古代青銅器紋樣、玉器紋樣、漢代畫像石紋樣、陶器紋樣、織錦紋樣等運用到圖案設計之中,其作品既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又具有清新典雅的工藝特點。藝術設計家、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常沙娜,長期從事傳統裝飾圖案研究,善于從大自然的花卉形態中不斷汲取豐富多樣的圖案造型素材,將自然花卉作為圖案造型、構成及色彩的補充,形成獨有的裝飾圖案風格。她設計的人民大會堂宴會廳天頂花燈,把敦煌風格的唐代花飾圖案與通風、照明的功能需求統一起來,富麗堂皇,大氣優雅;民族文化宮大門的金屬裝飾,用卷草紋配上向日葵,以透明的彩色玻璃裝點,突出了“團結”和“進步”的字樣。這些設計,都充分體現了自然與人合一的東方美學,成為一種貫穿古今、永不過時的美。

        “以形寫神”的美學意象

        對于“形”與“神”二者辯證關系的探討是獨屬于東方的藝術范疇。早在東晉時期,著名畫家顧愷之就提出“以形寫神”的藝術主張,其思想在后世得到了進一步繼承與發揚,自始至終在中國畫論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東方藝術傳統中的“形神”美學特質,強調存于筆先、畫盡意在、融化物我、創設意境,最終達到形神兼備的效果。傳統紋樣的當代轉化路徑,應是一種注重形態美學和象征意義雙重表達的文化營造,不應停留在機械的二維圖形的形式照搬層面,而應“取其形,延其意,傳其神”,重構新的圖案藝術。

        中國圖案的意匠精神提示我們,紋樣的創新創作不可一味模仿自然,而要善于做自然的主人,將山水、花鳥等自然形象變化為抽象的點線,從而提煉出有意味的圖式。比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2022年北京冬奧會中一系列產品設計均體現了傳統紋樣元素。寓意吉祥的祥云紋樣、剪紙風格的雪花圖案,經過設計轉化呈現在奧運火炬之上,傳達著濃郁的中華韻味;2022年冬奧獎牌的外圍圖案靈感則是來自于中國傳統的“冰梅紋”,設計者將寒冰、白雪、梅花三種冬天的意象巧妙融合,把傳統元素演繹出時尚魅力。2022年北京冬奧會主席臺部分視覺呈現和空間改造中,設計團隊以“燕山雪花大如席”作為主題理念,把整個燕山山脈的形狀和走勢以一種極簡而全新的紋樣方式呈現出來。紋樣圖案融合了山脈、雪花等自然元素,以及長城、烽火臺等建造元素,經過現代化抽象處理,進一步與空間設計相結合,從而呈現出融合冰雪文化特色的中國式美學意境。

        舞臺美術設計中,紋樣造型的使用不能拘泥于圖案原型的剪貼、拼接、組合,而是應該根據需要將其變形、抽象和綜合。比如,2023年總臺春晚以“滿庭芳”為主題的整體設計,將中國傳統紋樣“寶相花”融于場景設計之中,獲得了廣大觀眾的認可。此裝置的平面構成靈感來源于中國唐代圖案,結合敦煌壁畫中的圖形元素,從而形成一個極具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圖案。在整個舞臺美術設計上,設計團隊提取吊頂裝置的核心元素與動態裝置充分融合,將寶相花的對稱之美化生出全新的、多樣的格式,展現出變幻萬千、綿延不息的美學意象。

        “大美術”視野下的多元融合

        所謂“大美術”,其核心觀念強調“綜合”,它以傳統美術觀念為基礎,既要充分調動前人藝術經驗,又需在多種藝術互相滲透中實現更理想的創造,使藝術創作具有持續發展的生命力,以更好適應當代藝術多元化的新形勢。當代著名藝術家、美術教育家袁運甫作為“大美術”觀的倡導者,提倡藝術從業者需打破繪畫、設計、數字藝術之間的專業壁壘,借助多學科知識拓展美術外延。

        龐薰琴曾倡導裝飾紋樣的設計既要注意藝術格調的“格高”,又要兼顧群眾欣賞的“樂見”。因此作為新時期的藝術從業者,在對傳統紋樣的轉化與再創作的過程,既要關注紋樣的形式美感所體現的傳統審美情趣,又需適應當代人的審美風尚。比如,2024年總臺春晚中的創意節目《年錦》的舞臺美術設計,是從漢、唐、宋、明4個朝代的日常器物之中提取具有代表特征和美好寓意的紋樣,加以創新設計。設計團隊在充分理解傳統紋樣精髓的基礎上,將古典圖形藝術與現代元素相結合,重新進行藝術編碼。同時,設計團隊在舞臺呈現中利用AR(增強現實)等創新技術手段,實現演員與立體紋樣間的實時互動,實現紋樣、空間和人的交互化呈現。通過“圖案+空間+視覺特效”的多元一體藝術手段,將傳統紋樣與數字藝術相融合,最終上演了一場集合圖案藝術、服裝藝術、空間藝術、媒體藝術為一體的中國傳統紋樣創演秀,讓中國傳統藝術精粹在新的時空語境中得以延續、再生與升華。

        紋樣作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象征物,因其高度的文化濃縮性和民族特性,具備極強的傳達與傳播能力。在新的歷史時期,更需要深入思考“大美術”的現代功能,完善與強化“大美術”多學科體系。傳統文化資源是藝術設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寶庫,藝術從業者需要利用創新思維和科技手段進行傳統與現代的“破壁”,使設計作品體現出更加深層的多元價值融合。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17日 12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 日韩欧美福利视频| 国产一级特黄在线播放| 3d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小说 |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中文乱码字幕午夜无线观看| 女博士梦莹凌晨欢爱|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日本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日本 | 亚洲狼人综合网| 绿巨人黑科技地址入口|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性xxxx视频播放免费|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20| 欧美性活一级视频|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免费观看完整版|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一区| 国产成人天天5g影院| 1000部禁片黄的免费看|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中国大陆高清aⅴ毛片| 日韩一级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北岛玲在线精品视频|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线| 91学院派女神| 大陆三级午夜理伦三级三|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视频视频| 无码av岛国片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欧美xxxxxxxxxx黑人|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王雨纯脱得一点不剩|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美女黄18以下禁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