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資源平臺版權共同體2024年將重點落實向作者付酬
2024年1月23日,第二屆“知識資源平臺版權合規建設與產業發展”座談會舉辦。會議圍繞共同體2023年工作、《知識資源平臺使用文字作品付酬辦法》及其實施計劃、作者與知識資源平臺以及作者與期刊之間的版權授權許可協議示范文本(條款)、共同體2024年重點工作以及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動向等議題展開研討。
去年年初,在中宣部版權管理局指導下,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聯合中宣部宣傳輿情研究中心(“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等知識資源平臺上下游三十多家機構發起成立“知識資源平臺版權合規建設與健康規范發展共同體”,并發布倡議書,呼吁各知識資源平臺在版權授權合規管理與運維過程中,自覺遵守著作權法律法規,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平等對待所有著作權人和期刊,制定平臺使用文字作品的付酬標準,推行作者授權文件示范文本(條款),加強行業自律。共同體成立近一年來,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與《出版廣角》雜志策劃出版了“數字出版版權保護專題”,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民進中央出版和傳媒委員會等機構舉辦多場論壇研討活動,宣傳普及著作權法,探討知識服務行業的版權合規和發展問題;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中國知網、萬方數據、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等首批發起單位圍繞共同體宗旨,進行多種形式的交流、調研、座談,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在推動知識資源平臺版權合規建設和健康發展、服務國家經濟社會建設、推進行業自律等方面取得很大進展。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等簽署我國首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服務行業公平競爭自律公約》,共建良性學術文獻網絡出版服務行業發展生態,共同探討創新服務模式。2023年11月,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經過三年調研、發放問卷、專家論證等嚴謹縝密程序,制定了《知識資源平臺使用文字作品付酬辦法》,該辦法致力于建立平臺與作者的付酬標準、程序,調處版權糾紛、化解社會版權矛盾,受到業界歡迎。
在本次座談會上,共同體新增成員單位,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院旗下《印刷技術》《標簽技術》《印刷經理人》和《印刷與數字媒體技術研究》加入共同體。
會上,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常務副總干事梁飛就2023年共同體的一個重要工作成果——《知識資源平臺使用文字作品付酬辦法》涉及的付酬方式、付酬標準和確定稿酬的參考因素等關鍵內容作了說明和匯報。并從作者授權途徑、作者直接授權的設計、授權權利種類、稿酬標準和支付途徑以及授權期限六個方面介紹了知識資源平臺作者授權文件示范條款構想,強調了集體管理組織在海量作品授權中發揮的高效、便捷的一攬子授權的保障作用。
與會嘉賓一致歡迎《知識資源平臺使用文字作品付酬辦法》的出臺,希望在實踐中予以完善,并盡快出臺作者授權文件示范合同(條款)。嘉賓也對文著協如何高效、便捷向作者轉付稿酬、采用區塊鏈等新技術手段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提出了很多建設性建議,同時希望共同體在新的一年針對數據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帶來的版權保護問題進行專題調研。
2024年,文著協將和共同體發起單位一道,積極落實如下各項工作:1、在政策把控上,為著作權法配套法規、部門規章、產業政策的制定、修改、完善建言獻策,反映權利人和行業訴求;2、在付酬問題上,細化、完善付酬標準,積極推進平臺向作者按照程序付酬,逐步解決廣大權利人關心和平臺發展的最大難題;3、在授權機制上,盡快制定授權示范文件(條款),推動行業完善授權鏈條,同時建立健全作者投訴和版權糾紛處理機制,積極回應權利人的合理訴求;4、在版權調研和宣傳上,開展數據大模型等新技術新業態調研,組織相關版權培訓、宣傳,增強行業和公眾的版權意識;5、在產業支持上,在重要展會上主辦相關論壇研討會,支持成員單位參加相關展會、論壇,支持申報國家版權示范單位、示范園區建設和申報有關版權獎項;6、在行業自律建設上,就知識服務中的重大問題,集合行業合理訴求,向有關部門呈送意見建議,參與國家版權信用體系建設,推進行業自律,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經濟日報記者 姜天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