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種春節民俗好物為“游購鄉村”助陣
1月16日,“游購鄉村 好物迎春”——2024年游購鄉村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啟動儀式現場推出展示活動,五大板塊上百種春節民俗產品,組成了一個可體驗、可互動、可記錄的“鄉村創意生活記”,展示了厚重的鄉土年俗文化,彰顯鄉村旅游在推進文旅融合、促進鄉村消費、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的積極作用,隨之開啟一場說走就走的“游購鄉村”之旅,進一步帶動鄉村消費、賦能鄉村振興。
打造“鄉村創意生活記”
此次展示活動以5個板塊的內容呈現,包括“圍爐茶話·把酒言歡”“千里江山·萬戶團圓”“鄉野四時·美物大集”“九州同賀·百姓百福”“華夏年俗·四海同春”。北京、河北、陜西、江蘇、廣東、遼寧等地文旅系統和文創企業帶來的上百件春節民俗產品、鄉村好物以及特色文創物品,以“谷米糧倉、茶臺品茗、創意市集、體驗互動”等形式,詮釋“游購鄉村 好物迎春”主題。
在“谷米糧倉”內的茶臺上架起炭爐,煮上精心挑選的茶葉,隨著茶水慢慢沸騰,品嘗各地特色糕點,煙火氣十足——在“圍爐茶話·把酒言歡”展區,儀式感滿滿的鄉村新生活場景生動呈現。
“鄉野四時·美物大集”展區以“回鄉”為主題,打造了熱鬧紅火的新年大集,展示了鄉野的四時美物,包括年畫、春聯、彩燈、糕餅等,同時示范、引導文化市集有序發展,激發鄉村文旅消費。
“千里江山·萬戶團圓”展區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了江西篁嶺村、浙江下姜村、甘肅扎尕那村、陜西朱家灣村、浙江余村、安徽西遞村、廣西大寨村、重慶荊竹村8個“世界最佳旅游鄉村”的山光水色、風土人情、特色文化,同時也呈現出全國其他特色鄉村旅游路線的春節特色產品,并將闔家團圓、孝敬父母、走親訪友等傳統文化內容融入其中。
“九州同賀·百姓百福”展區結合東南西北各地的新年祈愿、新春送福等年俗活動,邀請北京市文化館的5位書法文化志愿者,為公眾送“福”字、寫春聯,還讓公眾參與寫福、掛福、祈福等互動活動。
“華夏年俗·四海同春”展區展示了春節期間多姿多彩的年俗活動,對從臘八到除夕期間的年俗活動進行了藝術化展現。
推出鄉村年俗文化盛宴
鄉村是春節年俗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地方。在展示活動現場,底蘊深厚、獨具特色的年俗得到多方面呈現,觀眾可以在互動、體驗中,沉浸式感受春節文化。春節年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人獨特的文化符號。寫春聯、貼春聯、掛年畫、舞獅龍、拜年等,體現了人們對辭舊迎新的憧憬和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舞獅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古時又稱為“太平樂”。獅子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必有舞獅助興,歷代相傳。在活動現場,一場精彩絕倫的舞獅表演《南北雄獅慶新春》贏得滿堂喝彩。醒獅展臺展示的小獅頭、獅團冰箱貼等文創產品,更是讓觀眾贊嘆不已。“把醒獅文化推介展示給大家,希望更多公眾了解醒獅,到佛山體驗‘最嶺南’的醒獅民俗。”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梁惠顏說。
桃花塢木版年畫是江南地區的民間木版年畫。春節期間,那里很多人家都以懸掛木版年畫祈福納福。2006年,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活動現場共展示了約20幅木版年畫作品。江蘇省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蘇州版畫院副院長杜洋還現場展示了龍主題木版年畫制作技藝。“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是中國民間藝術之一,應該讓其真正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今天讓觀眾在現場體驗印制桃花塢木版年畫,并將自己印制的龍年年畫歡歡喜喜帶回家,我也很有成就感。”杜洋表示。
在現場,江蘇南京的花針匠虎頭鞋,河北廊坊的葫蘆烙畫、糖葫蘆,山東青島的剪紙、鉤織等年俗產品,讓大家在體驗、互動中了解年俗、親近鄉村。
鄉村好物 歡喜迎春
展示活動推出的優質鄉土特產也頗受關注,包括從“田間”到“舌尖”的特色農副產品,承載傳統技藝、連接現代設計的手工文創產品,讓有形的產品搭建起聯結城鄉、融合文旅的無形橋梁,多角度呈現鄉村旅游助力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的實踐成果。
活動現場還展出了文化和旅游部定點幫扶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山西省靜樂縣、婁煩縣,西藏自治區普蘭縣,廣西壯族自治區巴馬瑤族自治縣,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和中國銀行定點幫扶縣陜西咸陽“北四縣”(長武縣、旬邑縣、永壽縣、淳化縣)的特色農產品。中國銀行還同步在“公益中國”APP推出“鄉村四時好風光”線路周邊幫扶地區農產品促銷活動,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開展“游購鄉村”消費幫扶優惠促銷活動,促進農產品銷售。
中傳華夏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也展示了其在鄉村振興方面的實踐成果,展品有梨、大米等鄉間好物。參觀者可以在展位品嘗來自鄉村的精品好貨,在濃濃的年味中感受來自各地的“大自然的味道”。
本次活動中,抖音帶來的文創“100般手藝”系列產品有廣東魚燈、瑞昌竹編、甲路紙傘等。抖音文創內容營銷經理廖衡禹介紹,這些展品被納入“山里dou是好風光”項目中,通過鄉村手工藝體現了生生不息的民間美學文化,是對傳統文化進行現代演繹的成果。“我們積極尋找鄉村手藝,深度挖掘推廣其中承載的鄉村文化內涵,并以文創產品為載體,把傳統手藝變成可供更多人消費的文創產品,實實在在地幫助手藝人變現,解決傳統技藝發展難題,助力鄉村手工藝傳承。”廖衡禹說。
淘天集團展示了與農歷新年相關的裝飾用品,包括喜連枝的條幅掛布、柿子紅果擺件、宵花福桶、點意紅石榴花瓶等。“它們的設計源自故宮、敦煌及普陀山的藏品,讓春節豐厚的文化底蘊體現在生活的細節中。”淘天集團公共事務總監謝雨鳴表示。(本報記者 李佳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