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科技期刊為何面臨高素質人才短缺困境

      發布時間:2023-12-25 10:1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處在機遇期的世界一流期刊建設正面臨高質量人才“跟不上趟”的困局。

        一面是一流期刊建設正走向新的臺階。自中國科協等七部門聯合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以來,我國科技期刊發展取得了量質齊升的進展。以國際最知名的科技期刊收錄數據庫SCI(科學引文索引)為例,2018年至2022年,我國已有154種期刊國際學科排名進入Q1區(前25%),增加99種;53種期刊學科排名居于前5%,增加45種;37種期刊學科排名前三,增加28種;15種期刊學科排名位居第一;4種期刊影響因子超過30,進入全球百強。

        而另一面,《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3)》顯示,2022年我國科技期刊從業人數是36974人,其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人數占比75.11%,采編人員在編比例為60.91%,目前仍急需高水平學術編輯、綜合型運營編輯和資深出版人等復合型人才。

        “中國科技期刊人才隊伍中明顯出現了‘三少’的問題,即跨學科、跨領域、復合型人才較少。”在前不久舉行的第十八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上,中國期刊協會會長吳尚之認為,科技期刊人才隊伍的高素質建設是未來建設一流期刊的重要課題之一。

        科技期刊高素質人才缺口擴大

        《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3)》提出,隨著科技期刊功能演變和發展衍生,科技期刊戰略人才作用凸顯。科學家作為期刊創辦者和要職擔任者,是戰略人才的核心。中國科技期刊如何充分發揮編委的積極作用是重要課題。不過目前,科技期刊戰略人才整體仍較短缺。

        吳尚之曾帶領團隊到科技期刊單位展開調研,“普遍反映高素質的期刊人才正在流失”。而這種趨勢與科技期刊向上發展的趨勢“格格不入”。

        他給出一組數據:2022年全國科技期刊隊伍從業人員占全國期刊從業人員的一半以上;科技期刊的總數也占據全國期刊總數的一半以上,“這足以說明科技期刊在全國期刊界的重要地位”。

        不過,吳尚之團隊的調研還發現“人才結構和科技出版發展的新趨勢并不相符合”:如今,對新媒體領域有研究的科學編輯人才普遍匱乏,從事學術評價研究、學術運營活動的人才缺口仍然在不斷擴大。此外在部分期刊領域,如科學技術、工程技術等領域的期刊雖然數量多,但是辦刊的力量相對薄弱,缺乏高水平的人才。

        “人才強,科技強;人才興,期刊興。”多年從事出版工作的吳尚之感慨道。

        人才缺口擴大背后與人才體制管理、人才激勵機制等方面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吳尚之發現,目前八成左右的科技期刊用人單位缺乏選聘人才的自主權,這為高級人才的流動設置了障礙。此外科技期刊人才隊伍中小部分是聘用人員,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現象,打擊了人才發展的積極性。

        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中,這一問題或許更加顯著。“由于辦刊并非(這些單位)主業,期刊編輯出版人員被逐漸邊緣化,在待遇、評職稱等方面得不到同樣的待遇,導致期刊人才職業上升的通道比較狹窄。”吳尚之說。

        從某種程度上說,當下科技期刊從業人員面臨著尷尬的角色處境。“科技期刊在高校的科研活動中要充當什么角色?是繼續成為藏在背后的默默支持者,還是走上臺前來成為引導者?”南京林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徐信武也在持續思考這個問題。

        科技期刊亟須與數字技術發展“接軌”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周成虎統計,在過去40多年的時間里,僅圍繞全球變化和人類發展兩個因素研究的論文有63萬多篇,“我相信,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把63萬篇論文讀完,甚至連題目都看不完。”

        在他看來,要想通過論文來識別這一課題的重要數據和觀點需要語言大模型。通過全球變化和人類活動的歸因分析圖,可以快速識別地區和影響之間的關聯,甚至可以總結出關于全球變化整體研究的新論文。

        “今天的科技期刊出版已經在人工智能時代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在周成虎看來,如果期刊從業人才不能深刻理解大模型等技術,將會大幅度降低掌握數據、知識等能力,那么對未來一流期刊的建設將會產生影響。他建議,要加強大數據出版人才的培養,促進科技數據出版和科技文獻出版的同步繁榮。

        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曾與一位數字出版的從業者交流,對方告訴他現在需要耗費上百天才能完成論文的發表,而部分地方走完流程甚至需要更長的時間。“所以要建立數字化,發展這些平臺。”他說。

        柳斌杰還提到,在平臺建設之中,期刊出版還缺乏數據庫、知識庫、資料庫等建設,“沒有基礎建設,(傳播)是上不去的。”

        他建議,想完成數字化平臺轉型,要在編輯人才隊伍培養上下功夫,培養出能夠從事編碼、編程,甚至是編導工作的人才,從而提高科技期刊的建設質量。他說:“我們要在這方面舍得投入。”

        2019年,中國科協、財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啟動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其中重點提到,設立領軍期刊、重點期刊、梯隊期刊、高起點新刊、集群化試點以及建設國際化數字出版服務平臺、選育高水平辦刊人才7個子項目,對單刊建設、刊群聯動、平臺托舉、融合發展進行系統布局,力圖多點支撐、多點協同發力。

        數字技術正在助力擴大部分科技期刊的影響力。陳發虎提到,在地理科技期刊聯盟中,目前從多刊聯合采編系統逐步發展到系統整合、數據整合、知識服務等集群。借助系統,從2012年開始,一些期刊網站瀏覽量達到2000多萬,下載量超過800萬。

        讓期刊人員與科研工作者不再“單相思”

        徐信武認為,科技期刊的服務模式要變。“辦刊的人員不能坐在辦公室里辦刊,要走出去,甚至要‘請進來’。”

        在他看來,科技期刊人員要和科研人員一起全程參與、融入科技創新活動。具體來說,從前端開始,由期刊人員組織戰略咨詢會,引導科研人員關注前沿的科學問題,后續全程跟蹤,從而形成助力模式,才能推動科研方向朝著國家戰略的前沿領域展開。

        “從這個邏輯關系來看,這是雙向奔赴的關系,像‘談戀愛’一樣,而不再是過去的‘單相思’。”徐信武說。

        期刊從業人員和科研人員之間的“單相思”關系正在逐漸被關注,如何打破單向溝通的模式,促進科研創新發展引發更多學者的思考。

        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魏均民也有類似的感受,他認為,科技期刊隊伍應該與科技創新專業人才的成長同頻共振。對一個科研人員來說,從最初的期刊讀者獲取最新的專業知識,到后續成為科研論文的作者,深度融入科學發展的歷程后,會逐步成為期刊審稿人,甚至是成為期刊的主編。

        “這樣更能發揮科技期刊在學術引領方面的作用。”魏均民認為,辦刊和科技創新活動應該在人才培養中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

        2019年,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的《關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中提到建設目標:到2035年,我國科技期刊綜合實力躍居世界第一方陣,建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期刊和若干出版集團,有效引領新興交叉領域科技發展,科技評價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明顯提升,成為世界學術交流和科學文化傳播的重要樞紐,為科技強國建設作出實質性貢獻。

        我國科技期刊發展已經駛入快車道,而在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體系上,人才是賦予期刊不斷發展的源動力。正如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專職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束為在論壇開幕式中所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提高科技期刊行業的社會影響力以及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逐步鍛造出一支高水準、高素質、專業化和格局化的期刊人才隊伍。

        中宣部副部長張建春也在論壇上強調,科技期刊以高質量發展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切實發揮好期刊在服務科研創新方面的引領作用,切實發揮好辦刊人才在提升期刊質量方面的關鍵作用,切實發揮好重點集群化辦刊單位在增強科技期刊實力競爭力方面的帶動作用,切實發揮好融合發展在擴大科技期刊傳播力影響力方面的支撐作用,為提升國家科技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作出更大貢獻。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楊潔 記者 邱晨輝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综合激六月情网| 欧美xxxx做受性欧美88| 国产人成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97精品久久天干天天蜜| 日产一区日产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美女叫男人吻她的尿口道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 99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手机看片中文字幕|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波多野结衣mdyd907| 卡一卡二卡三在线入口免费| 99视频精品国在线视频艾草 | 黑巨人与欧美精品一区| 国语做受对白XXXXX在线| 中文字幕35页|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 精品日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国产人精品视频69| 香蕉视频污网站| 多女多p多杂交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视频一线| 日韩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不卡软件|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 黄色网站小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快看| av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成人毛片18岁女人毛片免费看| 久久电影www成人网|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xxxxx|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中文| www亚洲精品| 国产系列在线播放| hkpic比思特区东方美人| 成人免费一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