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法治推動城市文明邁向新高度
光明日報記者 馬躍華
斑馬線是行人過街的安全線、生命線,也是展現一座城市良好形象的文明線。近日,《廈門經濟特區斑馬線安全管理規定(草案)》對外公布,公開征求意見。《廈門經濟特區斑馬線安全管理規定(草案)》中提到,非機動車橫穿道路,需從斑馬線通過;過斑馬線看手機等行為或將受到處罰。
城市文明建設,不僅需要道德的呵護,更需要制度的剛性約束。早在2017年,廈門頒布了全國首部系統性社會文明法規《廈門經濟特區促進社會文明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開創了廈門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社會文明的新道路。近年來,廈門多部門依據《若干規定》并結合自身職責,常態化開展點題整治行動、出臺多部法律法規,厘清文明治理邊界,促進文明素養入腦入心,推動城市文明邁向新高度。
直擊薄弱環節
2017年發布的《若干規定》將駕駛機動車不按規定避讓行人、行人通過路口或者橫過道路不按規定通行、違規停車、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九類不文明現象列入重點整治清單。近年來,廈門重點加大針對九類社會不文明行為的執法力度,如今廈門的文明之花越開越盛。
近日,一名游客在網上發文,談到對廈門的印象,他表示:“在沒有紅綠燈的路口過馬路,車輛都會提前停下,公交車、出租車司機還會招手示意讓我先過。”
據悉,廈門市交通運輸局出臺《廈門市公交運營服務質量考評辦法》,將公交車規范停靠進站和斑馬線禮讓作為文明行車的指標,每年出動公交考評員1000人次以上,通過明察暗訪、定點抽查、實地測評等方式,開展考核評價。
記者了解到,目前,廈門公交車、出租車禮讓蔚然成風,成為廈門城市文明的一張亮麗名片。
推行人性化執法
近日,記者來到思明區公園東路虎園路口的“文明交通教育勸導點”。此時,一名男子正通過讀法條、學習電動自行車相關政策條款的方式接受交通安全宣傳教育。該男子表示:“這種自主選擇處罰教育的方式非常人性化,我已經深刻認識到闖紅燈的危險性,以后一定會遵守道路交通法則,做一名文明的交通參與者。”
近年來,針對行人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廈門市公安局制定了《廈門市行人違規過馬路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免予處罰辦法》和《關于規范查處行人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對于自愿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的違法行人,可以安排其協助維持交通秩序15至30分鐘后,免予處罰;對于已造成危害后果、不承認違法、不接受安全教育、不愿意協助維持交通秩序等情形的,依法實施處罰。
此外,對于駕駛機動車不按規定避讓行人、行人不按規定通過路口或者橫過道路、違規停車等三類交通違法行為,廈門市公安局分別制定了執法指導意見,明確了有關違法行為的認定標準、證據規格、執法程序等問題,確保民警在查處時準確定性、規范執法,同時,也提出了一些雖然構成違法行為,但情節顯著輕微不宜處罰的情形,從而提高執法的合理性。
如在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行為方面,提出人、車橫向垂直距離超過一個車道的情形不予處罰;又如對違法停車行為,推出了輕微不罰、首違警告、先提醒糾正后依法處罰等一系列人性化執法措施,兼顧執法的力度和溫度。
深入普法教育
廈門的哥師傅真不一樣!近日來廈參加馬拉松的福州小哥劉博藝,說起廈門的哥連連稱贊:“相較于別的旅游城市,擔心的哥帶客消費,廈門的哥沿途反而向我們科普防騙小技巧。”
出租車司機是反映城市文明重要的宣傳窗口。近年來,廈門市交通運輸局多次集中開展涉旅出租車專項執法整治行動,組織全市在營的所有出租車企業共同簽訂了《廈門市出租汽車行業文明服務誠信經營自律公約》,承諾絕不允許從業人員出現串通“黑商家”誘導消費行為。同時,多部門聯合開展長期不定時排查工作,一經查實,所屬企業將與涉事駕駛員解除勞動合同,其他企業一律不得聘用。
此外,近年來廈門市文旅局還將《若干規定》納入旅行社、導游業務培訓,通過文明旅游法規解讀、專題講座、名導分享、實地參觀、網絡課堂和開展主題實踐活動等方式,深化旅游從業人員文明旅游引導責任和能力。截至目前,廈門市文旅局開展的線下課程已累計培訓3萬余人次,在線網絡課程培訓5萬余人次。
近日,由廈門市文旅局主辦、廈門旅游培訓中心承辦的2022年廈門市導游服務技能大賽圓滿落幕。相較于以往,本屆大賽還將短視頻創作融入賽程中,要求參賽者以“文明鷺‘導’,‘游’我來說”為主題創作短視頻。鼓勵導游人員積極用新方法宣傳廈門旅游,傳遞文明之光。
廈門市文旅局副局長王國娣表示,通過此次大賽,廈門市文旅行業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展示導游職業風采,激勵導游提升職業道德素養和專業技能,培養一批優秀的城市文明傳播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