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改變育訓模式,補齊鄉村人才短板

      發布時間:2023-02-28 10:0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專家觀點】

        作者:桂敏、劉杰,系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終身學習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二級巡視員

        鄉村振興,職教先行。

        職業教育在開發農村人力資源、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涉農職業教育,多次提出發展面向鄉村振興的職業教育。但在實際發展中,涉農職業教育還面臨諸多瓶頸,需要統籌考慮破解難題。

         找瓶頸:農民素質偏低、育訓模式陳舊

        現代設施農業需要一批受過良好教育,能夠熟練使用先進農機,適應現代鄉村新產業、新業態,能夠快速使用搜索設備,掌握現代學習技能的高素質農民。但據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統計數據分析,我國現有16~60歲勞動年齡總人口8.9億人,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0.63年,其中鄉村地區平均受教育年限為8.99年。全國25歲及以上人口總數約10.1億人,平均受教育年限為9.46年,而鄉村地區25歲及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為7.78,低于平均受教育年限1.68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養重大問題研究”發現,早在1975年日本農業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達11.7年,大體相當于我國高中畢業程度;荷蘭農民大部分是高級中等專業農校畢業,而且每年還有將近20%的從業農民進入各類職業學校接受繼續教育;到20世紀90年代,美國許多農場主已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美國農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達到12年。而“七普”數據表明我國農民受教育水平遠低于發達國家同類水平,農民群體整體文化素質偏低,長期將會阻礙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我國農村職業教育與培訓內容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與生產實踐脫離,實訓基地條件差,時間安排、教師教學方法和水平不能貼合農民習慣等問題,致使農民學習獲得感和滿足感偏低。職業教育培訓模式與鄉村振興需求的契合度不夠,現代農業生產亟需復合型、全科式的“三農”人才,職業教育的學科、專業設置都需要做出相應調整,現有課程、培訓方案對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缺乏長效支撐,對大量涌現的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存在人才培養的“滯后”效應。職業教育師資質量較難適應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雙師型”教師比例偏低,難以滿足教學和培訓的實際需求。據統計,2021年全國開設農業類專業職業院校有專任教師10.9萬人,其中“雙師型”教師4.8萬人,占比43.8%,根據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的《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到2022年,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的比例超過一半,而涉農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的比例尚未過半。

        相比于城市,農村缺乏吸引青年人回鄉從事農業生產的條件,交通、寬帶網絡、文化娛樂等諸多方面均與中心城市有較大差距,農村人居環境亟待提升。同時,農村家庭一直期待孩子借助教育離開艱苦的鄉村環境,在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學生的返鄉意愿較低,涉農專業對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力嚴重不足。這些問題反映在涉農職業院校,則導致招生數量少,占比低,一項涉農院校的抽樣調查數據顯示,54%的學生認為農業農村工作沒有發展前途,46%的學生認為福利待遇不好,40%的學生認為工作環境艱苦;農業院校86%的畢業生希望進入地級以上城市就業。一些學生進入學校時選擇了涉農專業,后又通過轉專業、升學等方式離開涉農專業,鄉村振興相關崗位人才“招不來”“留不住”。

         補短板:加強鄉村主要勞動力培訓

        針對農村生產生活面臨的農民素質偏低、職業吸引力不足、育訓模式陳舊等問題,可以將鄉村主要勞動力培訓作為鄉村人才儲備的突破口,以職業教育作為鄉村振興的人才“加油站”,補齊鄉村振興的突出短板。

        一是開展農村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支持更多農村勞動人口接受繼續教育、參與能力提升項目。大批返鄉農民、農民工、退役軍人等人群逐漸成為扎根農村、駐守農業的主力軍,可以建立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支持更多農村勞動人口接受繼續教育參與能力提升項目。二是實施高職涉農專業擴招計劃,主要吸收45歲以下農民、農民工、退役軍人到高職院校學習,也可推動地方關于加快發展面向農村職業教育的法規落地實施。以高中階段為主,按照農學結合、彈性學制的方式招收更多農民、農民工、退役軍人等就地就近就讀縣域職業學校(技工學校)。

        為更好地提升勞動力質量,推進教育公平,需要重視中等職業學校和農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在提升受教育水平中的作用,將職業教育作為推進鄉村人才、產業振興的重要引擎。建議建立多部門聯動、地方政府為主的鄉村人才需求共享機制,把職業院校作為鄉村人才供給的重要基地,把農業生產經營人才、農村二、三產業發展人才、鄉村公共服務人才、鄉村治理人才、農業農村科技人才等需求常態化共享到職業院校,完善供需對接、精準匹配、動態調整的鄉村人才培養機制。加大返鄉人員培訓力度,指導涉農職業院校、農廣校、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等圍繞現代農業發展和行業企業需求,依托各類技能培訓平臺,開發適合返鄉人員的技術技能培訓課程,開展就業創業培訓。

        此外,暢通職業教育實用人才返鄉就業創業的路徑同樣重要。一方面,可由縣委縣政府牽頭,各專業部門提出用人需求,由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統一組織實施培訓。支持縣域中等職業學校根據當地發展需要試辦社區學院。另一方面,由組織部門牽頭,相關部門提出專業崗位需求,明確鄉村管理、服務崗位人才的學歷要求和待遇。實施以“定崗定編”就業為導向的就業鼓勵政策,務必確保預留的相關崗位與專業要求、服務年限和待遇相匹配。同時,增強職業教育鄉村人才需求預測能力,在結合本地鄉村人才需求數量和結構的基礎上,及時掌握鄉村人才供求缺口情況,引導院校動態調整優化人才培養類型、結構和規模,為更好滿足鄉村人才需求貢獻教育力量。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猛交xxxx免费看|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干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片软件|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日韩大片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 公用玩物(np双xing总受)by单唯安| 99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无翼乌邪恶工番口番邪恶|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被cao的合不拢腿的皇后|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uyghur69sexvideos| 机机对在一起30分钟软件下载 | 天天干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视频7| 激情五月婷婷久久| 国产女人精品视频国产灰线|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 性xxxx18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的免费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2019| 好男人好视频手机在线|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dvd| 狂野欧美性猛xxxx乱大交| 四虎色姝姝影院www|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好男人官网资源在线观看|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男同|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中字| 亚洲人色大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全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污视频免费网站| 性生活大片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