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向綠行 壓沙“鎖黃龍”
春回大地。走進赤峰市敖漢旗科爾沁沙地殲滅戰義務植樹基地,草方格遍布沙包,一棵棵樟子松隨風擺動,綠濤般涌向沙海深處。3月開始,500余名黨員干部、群眾參與治沙工作,劃線開溝、俯身鋪草、揮鍬壓埋、填沙整型、栽植樹木,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壓沙場景。
“此次共鋪設網格5萬多個,栽植樟子松3000余株。”敖漢旗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旭東說,2024年,敖漢旗在基地實施“工程固沙+灌木造林”共5000畝,從4月中旬開始陸續栽植檸條83萬株。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敖漢旗沙化土地面積達259萬畝,全旗流動、半流動沙地以每年7萬畝的速度遞增。黃沙蔽目讓農業生產處于“種一坡、收一車、打一簸箕、煮一鍋”的境況之中。
“三北”防護林建設、京津風沙源治理、退化林分修復改造等一批批生態建設精品工程陸續落地敖漢旗,全旗上下懷揣“生態立旗”之志,無數治沙人在與沙地的較量中戰黃沙、鋪綠蔭,上演著敖漢旗沙化土地面積“減少”的奇跡。目前,敖漢旗現有需要治理的流動沙地面積61500畝。
敖漢旗是赤峰市“科爾沁、渾善達克”兩大沙地殲滅戰第四戰區,是赤峰市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的重點地區之一。從2023年開始,敖漢旗把全旗劃分三個作戰單元,以北部攻堅區為重點,優先進行治理。
在敖潤蘇莫蘇木、古魯板蒿鎮等北部攻堅區恢復森林植被、恢復草原植被,并對裸露沙地采取“工程固沙+灌木造林”、光伏治沙等措施恢復林草植被;在四家子鎮、金廠溝梁鎮等南部鞏固區以保護為主,提高災害防控能力;在牛古吐鄉、瑪尼罕鄉等中部提升區開展重度退化林分改造、中幼林撫育等,精準提升森林質量。
治沙,是敖漢人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
2024年,敖漢旗多部門聯合在古魯板蒿鎮實施“黨建紅、檢察藍、生態綠、鄉村美”千畝精品治沙工程,把沙棘樹作為改造的優選樹種,利用兩年時間完成1000畝退化林分改造。
“栽植沙棘樹除了在防風固沙、改善生態方面起重要作用外,還能為當地百姓帶去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2024年,我們將完成5萬株沙棘樹種植。”張旭東說。
與沙漠斗爭,更同沙漠合作。敖漢旗不斷與“沙魔”斗爭,防沙治沙工作越來越得心應手。在敖潤蘇莫15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區,整齊排列的光伏板猶如一片“海洋”。夏季,光伏板下,綠意盎然的草地與沙化土地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曾經不敢想象的畫面,如今因為“牧光互補”模式變成現實。
“我們在草方格內撒播沙打旺種子,等到夏天牧草長起來,每年可為1000余頭(只)牛羊提供優質牧草,年可實現發電3億度,實現產值近1億元。”據敖漢旗敖潤蘇莫蘇木黨委書記潘云東介紹,這種模式可以利用光伏板擋風降速、減少水分蒸發,從而提高植被存活率,達到固沙目的。
截至2023年末,敖漢旗累計完成光伏治沙面積1.08萬畝。
鎖沙植綠。在敖漢旗,眾人齊心推動防沙治沙工作向“綠”突破,讓沙地生綠、沙地生金。
敖漢旗規劃2024年至2030年完成沙區總治理面積35.6萬畝,其中工程固沙及造林種草4.55萬畝、林草質量提升31.05萬畝;新建、硬化穿沙公路14條71.8公里。
藍圖已繪就,敖漢旗防沙治沙工作步履愈加堅定,正闊步前行。(記者 李雪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