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2024合肥民政將從這八個方面重點發力
人民網合肥3月4日電(趙越、實習生王玉敏)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
過去一年,合肥民政干在實處,走在前列:一攬子提高低保、特困、孤兒等6項社會救助補貼標準,惠及57萬余名民政服務對象;新建老年食堂、養老服務站等居家養老服務設施369個;發放孤兒基本生活保障金7380萬元;節地生態安葬“合肥模式”引全國關注,節約土地約49.9畝……一系列數據展示出生活在這座城市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記錄著一座城市責任與擔當。
3月4日,在2024年合肥市民政工作會議上,合肥市民政局提出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堅持穩中求進,牢牢把握“黨建引領,陽光民政”工作基調,持續打造“四有機關”,認真履行新時代民政使命職責,持續做到“全國有影響、長三角走前列、全省領頭雁、市直爭一流”,主動適應合肥特大城市轉型發展需要。
用心用情改善民生 奮勇爭先碩果累累
過去一年,合肥民政多項指標位居全國前列,2023年累計獲得國家級表彰及示范試點8個、省級13個、市級42個;多項創新工作在全國推廣,老年助餐、智慧養老等在全國得到重點推廣,為全國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合肥智慧;多項法規政策順利出臺,通過人大立法出臺《關于加強老年助餐服務的決定》,成為全國首個將老年助餐服務納入地方立法的省會城市。
過去一年,合肥與多個城市形成雙向合作,與上海市浦東新區民政局、南京市民政局、杭州市民政局簽約《長三角三市一區民政工作合作框架協議》,將民政工作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等多項國家戰略,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朋友圈”進一步擴大;與合肥職業技術學院“成功牽手”,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實踐基地和繼續教育等方面開展校地合作,培育更多高素質的民政人才。
關愛是合肥民政與生俱來的情懷。過去一年民生兜底保障堅實有力,建成了覆蓋城鄉、信息完整的全市困難群眾數據庫,困難群眾救助更加精準高效,低保標準位列中部省會城市第二,長三角中上水平。“一老一小”關愛服務也不斷優化,1家企業、4個鄉鎮(街道)、2個縣區入選國家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名單,鄉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實現全覆蓋,合肥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工作受全國表彰。 此外,創新建立了“近鄰關愛”機制,并在全省推廣,切實保障流浪乞討人員安全,讓暖心城市更加溫暖。
過去一年也是公共服務跨越發展、基層治理活力迸發的一年。2023年,合肥民政全面提升社會事務和基層治理水平,打造節地生態安葬“合肥模式”;打造全省首家公園式婚登機關——合肥市駱崗公園“最美婚登處”。此外,基層社區治理取得新突破、社會組織發展取得新實效、社工志愿服務取得新發展,民政人正切實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彰顯著2023年合肥民政的工作成果,也激勵著民政人凝心聚力,推動全市民政工作實現新的發展。
辦更多可及可感實事 開創民政工作新局面
根據最新統計,合肥實有人口達到1253萬人,人口凈流入居全國城市前列。立足合肥“千萬人口特大城市”定位,民政部門如何適應特大城市轉型發展需要?2024年民政工作怎么干?這場會議也給出了答案。
——加快推進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完善社會救助制度,適時修訂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政策文件,推動社會救助從“保生存”向“防風險”“促發展”轉型升級。持續推進社會救助專項基金、“救急難”互助社的建設和提升,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慈善救助新模式。
——推動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完成適老化改造不少于1500戶、城市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站覆蓋率達48%等建設任務。持續優化老年助餐服務網絡,打造方便可及的就餐服務圈。
——持續提升基層社區治理能力。優化布局社區配套服務設施,推動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改造,建設20個小區居民活動中心,繼續推進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完成智慧社區二期項目建設,提升融合平臺功能,形成具有合肥特色的智慧治理新模式。
——做好兒童福利兜底保障與服務。按照自然增長機制,適時調整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開展跨部門信息共享與核對,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推進市兒童福利院成立特殊教育學校,創建首批全國兒童福利機構高質量發展實踐基地。
——繼續抓好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堅持培育發展和監督管理并重,通過合肥市行業協會商會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和全市社會團體清理規范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強社會團體規范管理,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重點任務,促進行業協會商會服務高質量發展。
——持續提升民政專項服務效能。積極推進婚俗改革,進一步落實規范婚姻登記“跨省通辦”和涉外婚姻登記制度。持續開展殘疾人兩項補貼動態精準管理,實現應享盡享,應退則退。深入推進殯葬事業改革,強化公墓價格監管,大力推廣節地生態葬式,推進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設。
——推進慈善工作高質量發展。深化“四善一體”社區慈善建設模式,不斷提高鄉鎮(街道)、村(居)社區慈善基金覆蓋率,打造社區慈善品牌項目,培育發展社區慈善類組織,建設一批慈善服務綜合體。
——穩妥有序推進區劃地名工作。穩妥有序推進行政區劃調整工作,進一步優化城市發展空間。修訂《合肥市地名管理辦法》,打造地名管理“1+N”政策體系。做好“運河新城”“訊飛小鎮”“未來大科學城”“新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等重點片區道路命名以及“鄉村著名行動”工作。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合肥民政將堅持穩中求進,主動適應特大城市轉型發展需要,扎實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用心用情關愛“一老一小”和特殊群體,努力辦成更多群眾可感可及實事,為推動合肥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民政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