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防沙治沙與新能源開發融合發展
自治區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實施好對全區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具有支撐性、牽引性、撬動性作用的“六個工程”,其中第二個工程是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要求把“三北”工程攻堅戰和新能源建設結合起來統籌推進,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充分激發社會力量參與的積極性,把這件一舉多得的好事辦好。
內蒙古分布有四大沙漠、四大沙地,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近年來,內蒙古探索并推廣光伏治沙新模式,截至2023年底,全區光伏治沙裝機總規模超800萬千瓦,治沙面積超28萬畝。面對高質量發展新要求,下一步內蒙古如何推進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把這件一舉多得的好事辦好?記者采訪了自治區能源局相關負責人、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天瑩、準格爾旗“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相關項目負責人。
“深入實施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推動防沙治沙與新能源開發融合發展,自治區能源局將從兩個方面發力。”自治區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說。一要堅持利益共享、惠民利民,提高農牧民參與的積極性。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資金、資源、土地入股,提高農牧民在“新能源+治沙”項目、種養殖業上的經營收入和務工收入。積極推廣以“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為利益聯結機制的多層次產業發展模式,提高農牧民防沙治沙積極性。二要完善政策支撐體系,建立多元投入機制。制定激勵政策,引導新能源開發企業積極開展“新能源+治沙”,鼓勵發電企業在周邊區域按照一定的比例面積開展治沙工程,調動社會資本參與的積極性,形成政府、企業、社會、群眾多元投資機制,推動“新能源+治沙”項目與配套產業協同發展。
在黃河大峽谷南岸、庫布其沙漠的東南緣,推土機正加緊平整沙丘,打樁機揮舞著長臂,運輸車輛往返穿梭,內蒙古綠晟新能源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110萬千瓦光伏項目正在施工中。
作為準格爾旗400萬千瓦的“沙戈荒”大型風光基地首個開工項目,該項目也是國家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光伏大基地項目之一。公司總經理劉永陽介紹,在項目一標段廠區,公司通過在廠區邊界線設置高密度草方格、在草方格中心鋪設防塵網等方式實現阻沙固沙。“2024年我們將在光伏板間開展經濟作物規模化種植。項目配套實施的治沙工程,將實現修復治理沙漠面積達5萬畝,保護農田近3萬畝,有效助力打贏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構筑區域生態安全屏障,打造庫布其沙漠光伏治沙新案例。”劉永陽說。
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天瑩認為,要充分利用內蒙古“風光無限”的獨特優勢和沙地沙漠資源,抓住國家在“沙戈荒”地區布局大規模風電光伏項目的重大機遇,加快光伏和風電新能源產業發展。要推廣成功模式,借鑒推廣庫布其、磴口等地林光互補、草光互補、牧光互補的立體化治沙模式,加快沙草產業、畜牧業、旅游業和光伏產業一體化發展。
“把這件一舉多得的好事辦好,需要全區上下形成合力、協同發力。”天瑩說,可以通過以獎代補、先建后補、以工代賑等多種模式,探索推廣政府項目主導、社會資本參與、農牧民投工投勞的多主體參與模式。探索創新投融資模式,借鑒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經驗,建立綠色金融智庫,通過運用多種金融工具,調動社會資本進入林草沙產業和風電光伏產業,形成多元主體投融資機制,促進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發展。(記者 霍曉慶 毛鍇彥 籍海洋 康麗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