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1.3萬億斤以上,連續9年的豐收答卷(新數據 新看點·特別報道)

      作者:高云才、常欽、郁靜嫻 發布時間:2023-12-19 11:3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總產量13908億斤!今年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新時代連續9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豐收答卷,從何而來?

        靠政策。發放稻谷補貼、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等,增加投入支持力度。

        靠科技。農業農村部啟動糧油等主要農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良種、良田、良法、良機、良制“五良”綜合性解決方案推廣。

        靠實干。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扎實推進,糧食產能基礎不斷夯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億萬農民一起,共同寫就這份沉甸甸的豐收答卷。

        ——編 者

        62.4%

        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

        建設農業強國,利器在科技。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從2012年的54.5%提升至2022年的62.4%,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動能。糧食穩產增產,根本出路在科技。各地區各部門以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引領,以產業需求為導向,聚焦底盤技術、關鍵農機裝備等領域,不斷強化農業科技支撐。

        科技支撐,助力會種地變成“慧種地”。物聯網、大數據、北斗導航等現代信息技術在種植業生產中加快應用,精準播種、智慧灌溉、植保無人機等技術和裝備大面積推廣。送技到田,服務進村,全國近50萬名農技推廣人員在穩糧保供、增產增收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項項新技術落地,田間地頭激蕩著科技動能,凸顯農業現代化“金扁擔”的硬支撐。科技助力,農業生產不斷提質增效。

        10億畝

        高標準農田建成面積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農田建設是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關鍵舉措。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農田水利工作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穩步加快,為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22年底,全國累計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以此穩定保障了1萬億斤以上的糧食產能,為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提供了基礎支撐。今年前10月,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完成約6050萬畝。

        高標準農田保土保肥保水能力強,畝均糧食產能一般增加10%—20%,高產穩產旱澇保收,節肥節藥綠色種植……目前,我國耕地質量進入持續改善、總體向好階段。

        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各地大力推進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提升耕地質量,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73%

        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

        先進的機械裝備是藏糧于技的重要物質基礎。目前,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已超過73%,裝有北斗定位作業終端的農機裝備達180萬臺(套),大國糧倉根基不斷夯實。

        農業機械化帶來生產方式變革。灑藥用上植保無人機,點點手機屏幕就可以精準施肥;電驅動高性能播種機配合北斗導航駕駛,直線誤差不超過2.5厘米……上天、入地、聯網,各式各樣的智慧農機裝備“大展身手”,手機成了“新農具”。

        農業機械化是節糧減損的重要保障。過去,人工收割小麥費時費力、遺撒損失在5%—8%。如今,使用聯合收割機正常條件下平均機收損失僅有1%左右,新型智能北斗導航聯合收割機還可進一步減少機收損失。

        當前,農業機械化正在從主要作物耕種收環節加快向秸稈處理、烘干等糧食生產全程延伸。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2300萬人

        農村實用人才數量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目前,全國有農村實用人才超2300萬人,其中,累計培育高素質農民800萬人。近年來,農村實用人才的示范帶動能力持續增強,投身廣袤鄉村的高素質農民越來越多。2022年,高素質農民中獲得農民技術人員職稱、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比例分別比2021年提高了6.64個百分點、3.46個百分點,一大批大中專畢業生、外出務工返鄉人員等新生力量的加入,推動鄉村人才隊伍結構持續改善。

        當前,各地區各部門積極筑巢引鳳,強化鄉村人才本土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實施人才工程項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優化創業環境和相應服務,引導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人才投身現代農業和鄉村建設。實施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帶頭培訓,進一步發揮好高素質農民在“三農”領域的領頭雁作用,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動能。

        96%

        農作物良種覆蓋率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良種在促進糧食增產方面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近年來,種業振興行動扎實推進,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成果。目前,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良種在農業增產中的貢獻率超過45%,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超過95%。

        今年是我國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的第三年。截至10月,全國新收集農作物、畜禽、水產種質資源53萬余份,由216個農作物制種基地、300個種畜禽場站組成的良種繁育“國家隊”,供種保障能力由70%提高到75%。總體看,我國種業科技已處于世界先進水平。今年,各地重點推廣高油高產大豆品種,大豆品質明顯提升,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

        推進種業振興久久為功。要進一步發揮制度優勢,加快推動高水平種業科技自立自強,引導資源要素向種業企業聚集,實現種業全產業鏈現代化。

        620萬家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

        經營體系強是農業強國的重要特征之一。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農民合作社超過221萬家、家庭農場近400萬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達620萬家。超過107萬個組織開展社會化服務,成為農民貼心“田保姆”,服務帶動小農戶9100多萬戶,覆蓋超19.7億畝次。

        組織農戶優勢顯現。農民合作社成員以農民為主體,在穩定農戶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組織小農戶開展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合作闖市場,有效提高農業經營效率。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的有效組織形式,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給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注入了旺盛活力。

        服務帶動能力增強。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經營范圍覆蓋糧棉油、肉蛋奶、果蔬茶等主要農產品生產,開展連片種植、規模飼養,做大做強了一批“鄉字號”“土字號”的優勢特色產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稿件采寫:本報記者高云才、常欽、郁靜嫻

        本期統籌:殷新宇、程聚新、蔣雪婕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樱花动漫| 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国语| 亚洲另类欧美日韩| 99热这就是里面只有精品| 日韩在线第一区|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69女porenkino| 成人免费看片又大又黄|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美女一级做受在线观看| 中国大陆国产高清aⅴ毛片| 最近国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人妻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了| 色婷婷六月亚洲综合香蕉|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久久久久大香线焦| 欧美乱人伦中文在线观看不卡| 免费在线看污网站|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国产激情з∠视频一区二区| 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成人综合视频网|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一级一级女人真片| 大肚子孕妇交xxxgif| 三级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黑人巨鞭大战中国妇女|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色老头成人免费综合视频| 国产精品乳摇在线播放|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 樱桃视频影院在线播放 | 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免费| 1024毛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