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構建起“四縱四橫”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人民網濟南12月12日電 (周素錦)12日,濟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濟南市公共法律服務相關工作情況。
發布會上,濟南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李強指出,作為全國較早開展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城市之一,濟南市在全省率先構建起具有濟南特色的覆蓋市、縣、鎮、村四級,包含實體、網絡、熱線、流動四大平臺的“四縱四橫”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實體平臺提供法律服務9萬余次。
為多維度豐富基層法律服務內容,濟南市司法局成立全省首個民主法治研究院——西李民主法治研究院,研究推廣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經驗,在全市培育“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2.3萬人,充分發揮其在鄉村法治宣傳、矛盾糾紛化解中的作用。“我們還建設打造洪山憲法主題公園、濟南市民法典主題廣場等法治文化宣傳陣地2.5萬余處,深入基層開展主題法治文化宣傳活動7200余場次。”李強表示,濟南市司法局積極打造“泉曉法”特色普法宣傳品牌,構建“全時+全域”立體普法新模式。
為深層次發揮村居法律顧問作用,濟南市司法局始終把加強村(居)法律顧問工作作為公共法律服務向基層延伸的重要內容和服務基層群眾的重要抓手,不斷創新方法、優化措施,有效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為全市5607個村(居)選聘1645名法律顧問,嚴格落實村居法律顧問標準,強化監督檢查評估制度與運行機制,推動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從“有形”向“有效”轉變。“今年以來,提供法律意見9401件次,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5.6萬余件次,開展法治宣傳1.1萬余次,參與人民調解9712件次。”李強說。
同時,李強表示,為全方位保障群眾法律服務需求,濟南市司法局依托鎮(街)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在全市設立161個公證代辦點,把優質公證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在全市各公證機構開通老年人、退役軍人、醫護人員等特殊群體、小額繼承等特定業務“綠色通道”“快速通道”,提高公證服務便捷度,努力打造“快受理、防糾紛、真便民”的公證服務。持續深化“溫暖法援”品牌建設,今年以來全市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93萬件,同比增長6%。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