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零工驛站”很溫暖
“通過‘零工驛站’找活兒,省心!放心!”提起“零工驛站”,王師傅豎起大拇指。
記者走進位于呼和浩特市賽罕區保全街的“零工驛站”,屋內溫暖舒適,隨處可見各種形式的就業政策宣傳,急救藥品、飲水機、微波爐、休息長凳等設施一應俱全。
這是賽罕區從人才引育、平臺載體、服務保障等方面綜合發力,為聚才興業提供支撐和保障的一個縮影。
“二維碼實名注冊,身份證上傳后會自動匹配人員基本信息,注冊成功后寫明工種,根據每次工作評價和內容形成評分以及勞動合同,評分越高收入也會越高,這樣既為務工人員提供了保障也為用工方帶來便利。”賽罕區就業服務中心副主任王立對記者說道。
零工驛站的建立,讓“零工不再站馬路,就業服務有溫度。”
為了持續推進就業服務提檔升級,今年,賽罕區線上建設了“零工市場APP”服務平臺,線下依托社區、行政村的223個服務終端,將用工需求、用工供給、技能培訓服務送到群眾手中。
目前,賽罕區建成以區就業服務中心為零工市場中心,并利用青城驛站、銀行網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等場地建設了第一批零工驛站,同步開發的網上“零工驛站APP”也已上線。
此外,為全面落實好呼和浩特市“十萬大學生留呼工程”,賽罕區創建以“區長喊你來就業”為品牌的引人留人行動。
截至目前,共開展系列招聘會18場,累計參會企業818家,提供崗位數23306個,線上線下累計參會人數48.08萬人次,實現就業8094人。
同時,與15所高校建立了“人才工作基地”“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基地”,共吸引10465名大學生在賽罕區就業創業。
為方便重點困難群體就業創業,賽罕區還打造了“1+N+互聯網”線上線下零工市場服務體系。
為加大對困難群體社會保障力度,賽罕區經與自治區人社廳協調,將養老保險信息系統代繳金額上限提升至300元,成為自治區唯一實現困難群體代繳保費最高的旗縣區。
“人社工作事關民生福祉,是落實惠民政策、服務人民群眾的最前沿。”賽罕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志強介紹,下一步將聚焦新材料和現代裝備制造、現代化工等重點產業集群,深入實施3年“5萬產業工人留呼工程”,通過組織實施“就業創業政策落實”行動、產業工人安心保障行動、創業創新領航行動等“八大行動”,力爭吸納2萬名以上產業工人到賽罕區企業工作。(記者 鄭學良 通訊員 劉怡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