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縣“四荒地”鹽堿白變生態綠
瓜果飄香時節,聯豐村萬畝經濟林示范園種植的雞心果進入豐收期。園內一顆顆紅彤彤的雞心果掛滿枝頭,散發著陣陣果香,三三兩兩的工人正忙著采摘。
聯豐村萬畝經濟林示范園位于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塔爾湖鎮西北2公里處。該園區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的先行區,是五原縣規模最大的集中連片萬畝經濟林示范園。
“我們將林果產業、庭院經濟、鄉村綠化美化與種養園區、田園綜合體、鄉村旅游統籌規劃。園區栽植各種果樹100多萬株,形成了集種植、儲藏、包裝、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條。”五原縣林草局局長張宏剛介紹說,園區還引進了農家樂餐飲、果蔬采摘、科普研學等項目,真正實現了一二三產的融合發展。
萬畝經濟林讓五原縣大地著綠、林海生金。然而,這只是該縣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五原縣新增造林面積11.26萬畝,新增綠化面積11000余畝,建成823公里的綠色長廊,縣內主要交通干道基本綠化貫通,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2%。“四荒地”造林成效顯著,9萬畝鹽堿荒地由“鹽堿白”變成了“生態綠”,經濟林面積達到22165畝。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增加鄉村綠化總量,提升鄉村綠化美化質量,走出一條產業做強、群眾增收、環境改善、融合發展的新路子,讓生態‘顏值’和經濟價值并存,建設一個村美、業興、家富、人和的生態宜居城市!”張宏剛說。(見習記者 方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