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實業集團:改革出真招 強化正激勵
人民網淮北9月20日電(呂歡歡)視各單位降本目標考核情況相應增加年度考核工資;對集團公司重點單位下半年完成新指標設定激勵標準……眼下,以此為代表的一系列正向激勵舉措正在淮海實業集團推進實施,通過充分發揮工資分配的目標引領和激勵導向作用,破除“大鍋飯”分配現狀,以正向激勵點燃職工干事創業熱情。
據悉,今年上半年,受市場需求嚴重不足、建材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大宗商品價格下滑等因素影響,不少基層企業發展面臨挑戰,淮海實業集團完成年度任務目標的難度同樣也在增大。
“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差不一樣。”淮海實業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稱,強化正向激勵,是集團公司推動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激發企業內生動力的關鍵一招。通過加大獎勵力度促進職工不斷提升履職效能,讓工資分配聚焦到集團公司安全、增收、節支、提效等重點工作上來,使職工業績貢獻與收入相互匹配。
正向激勵措施如何落地有聲?人民網安徽頻道了解到,淮海實業集團公司正向激勵實行分級管理,并通過項目制正向激勵、專項正向激勵的形式實現精準激勵,摒除“平均主義”弊病,是對既有考核體系的優化補充,在實施過程中將與既有的各類激勵機制有機結合。
其中,在全集團范圍深入開展降本增效活動,全系統對標降低生產成本,全過程抓實抓細管控費用支出,全方位提升企業效益;同時對集團公司重點單位下半年完成新指標設定激勵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該集團在制定本次激勵辦法的同時,充分考慮職工隊伍和基層班子的薪酬聯動,將“降成本費用、提收入利潤”相關指標區分開來,分別與職工隊伍和領導班子掛鉤考核,鼓勵職工節儉節約,深挖內潛;督促領導班子發揮作用,增收創利。
“壓力”傳導到位,動力隨之而來。
2023年,面對建材行業市場需求不足、價格下行、成本高企的現狀,集團所屬相山水泥公司開展降成本、降費用、提銷量的“兩降一提”專項行動,實施對標管理,優化生產“降成本”,電耗、煤耗等消耗類指標同比均呈現下降趨勢;嚴控支出,深挖潛力“降費用”,開展修舊利廢節約采購費用;緊盯目標,細分市場“提銷量”,發揮低堿水泥、高標號水泥產品優勢,持續跟蹤合新高鐵、淮宿蚌高鐵等重點工程。
其中在1-8月份,水泥成本同比下降38.44元/噸;四項費用較預算節縮43.05萬元;水泥和熟料銷量同比增加64.1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1.08億元,利潤1.82億元。
無獨有偶。另一家集團所屬中勘科技公司也“不甘落后”,針對近期地產行業低迷,以及巖土環境分公司年度任務難以完成的情況進行提早部署,把其下半年計劃分別調整到地勘、大口徑、注漿分公司,并制定正向激勵政策,確保完成公司年度生產經營總目標。
該公司通過一系列組合拳,嚴格用車簽證,杜絕重復簽單,評估用車計費模式及標準,加強計費監督;結合生產實際,細化具體措施,加大修舊利廢力度,杜絕“以換代修”;進一步推進動力油改電,實現降本增效;加強材料物資轉場管理,嚴格執行物資轉場制度,杜絕物資丟失;加強項目預算管理,嚴格按預算控制成本等,實現內控管理的不斷優化,為完成全年經營目標打下良好的基礎。
“只有跳起來才能摘到桃子。”該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誰能更大程度地激發出人力資本的價值和創造力,誰就能掌握發展主動權,獲得競爭優勢。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國有企業必須優化完善激勵體系并對人才進行強化激勵。
如今,進入2023年“下半程”,淮海實業集團將強化正向激勵作為健全市場經營機制的重要舉措,加碼推進再出發、迎難而上再攻堅,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