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魯西新區全力推進回遷安置工作提速增效
一個個棚改項目建成交付,一張張笑臉難掩幸福。隨著魯西新區安置回遷工作的全力推進,各安置片區“接力”回遷,一幅幅幸福美好的“安居圖”正在新區延展。
2月22日,岳程街道圓滿完成田屯項目321套48590平方米安置房交付,220戶居民喜提新居。
5月8日,陳集鎮圓滿完成常店、臺樓兩村280套10000平方米安置房交付,140戶居民喜提新居。
7月30日,萬福街道歷時4天圓滿完成周莊周樓226戶居民選房工作,共選房605套73164平方米。
8月2日,丹陽街道圓滿完成中達御園152套19600平方米安置房交付,116戶居民喜提新居。
安居是民生之本,回遷安置滿載著群眾對新生活的期盼,關乎百姓切身利益,是極為重要的民生工程。自棚改安置攻堅行動實施以來,魯西新區加快推進安置房及配套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公共服務保障,強化精細化管理,主動靠前為群眾服務,讓在外過渡群眾早日“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真正把這項民心工程辦好、辦實、辦到群眾心坎上。
“終于等到了這一天,太開心了!”“小區采光、視野都很好,一家人都很滿意!”。日前,菏澤市2017-9舊城區改建項目(魯西新區丹陽街道龐樓社區)居民回遷安置正式啟動分房工作,居民們陸續領到新房鑰匙,滿心歡喜,即將開啟美好生活。
位于陳集鎮的劉花園村從正式啟動拆遷、簽訂協議到開始選房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這樣快的速度,在以往的舊城改造工程中實屬罕見,創下了魯西新區棚改安置工作的“新區速度”。
“我們在分房現場設置了政策咨詢臺、資料審核臺、分房確認臺等,以便群眾現場分房、看房、簽字、確認。”魯西新區規劃建設局征收辦主任楊大偉說,各街道、社區以居民需求為出發點,組織人員下沉,在各個環節確保群眾能夠選到自己的放心房、滿意房。
這是魯西新區用情、用心書寫出的一張百姓幸福安居的民生答卷,也是扎實推進全區回遷安置工作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魯西新區已完成肖樓、趙水洼、田屯、郭莊(一期)、東南郡、東李莊、華泰嘉園、張堂等項目選房、交房任務。上半年,累計已完成選房、交房11640套,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耿莊目標。近期計劃推進蘆莊、黃河路片區、郭莊(一期)、桑屯、武屯等項目選交房工作。
飄紅的回遷數據背后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品質安置房。魯西新區要求建設單位以高標準定位、高質量建設、精細化管理,嚴格對標城市高品質商住小區建設標準,在確保居住功能外,還從選址、設計、質量、配套四個方面著手提升居住幸福感,確保群眾回遷后享受到最優生活環境。此外,有關部門還要全力支持配合,高頻次開展監督檢查、竣工驗收、組織配套設施建設,保證房屋順利移交。
棚戶區的房屋危舊、戶距擁擠,公共設施不全,甚至存在生命安全隱患。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條件,政府啟動了棚戶區改造工程。棚戶區改造不僅可以改善居民的住房條件,還可以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棚戶區改造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難免涉及“歷史遺留”問題。魯西新區以敢啃“硬骨頭”的魄力,不斷突破制約瓶頸。為不斷加快回遷安置進度,魯西新區建強機制聚合力,成立安置房建設領導小組,明確任務目標、梳理業主情況、制定回遷計劃清單,確保房源保障。同時,區領導班子多次召開專題協調會議,深入一線研究解決問題,及時回應民生關切,為加快項目建設清障解憂排難。并且魯西新區管委會申請,通過增加財政補助、爭取銀行信貸支持、吸引民間資本參與、擴大債券融資、企業和群眾自籌等方式籌集安置房建設資金,保障居民按時回遷新居。
如今,魯西新區正在以勢如破竹的奮進之姿,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在高質量完成安置房項目建設的賽道上,穩穩托起群眾“安居夢”,筑就民生“幸福巢”。下一步,魯西新區將繼續傾心傾力、務實創新,把群眾路線走實走好,確保圓滿完成回遷安置工作,不斷提升涉遷居民的幸福指數。(孫安琪 張寧)
(責編:鄭浦麗、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