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藝術鄉建打開山區發展新腦洞
日前,一大早,新一批游客涌入了麗水市松陽縣大山深處的葉村鄉橫坑村。坐落在這座小山村里的博物館、美術館和老農房成了“網紅打卡點”;由藝術家和村民一起設計的350多件竹藝裝置藝術品在村里的廣場、房前屋后持續展陳,整個村子變身一座“大美術館”,6月以來,已吸引近萬名游客參觀打卡。
“村子原先是‘空心村’,通過藝術鄉建行動,啟動建設葉村鄉橫坑竹藝村項目,邀請了一批藝術家駐村改造村莊,吸引了不少畫家、詩人、攝影師來村里‘隱居’,美術館、竹林劇場、藝術家工作室從山里‘長’了出來,‘竹也’大地藝術節也辦了起來。”葉村鄉鄉長周景偉告訴記者,該鄉形成以橫坑村、南岱村為核心的藝術集聚片區,招引文旅項目5個、財政配套項目4個,累計投資額達8200萬元。
葉村鄉的模式,能否復制?地處山區的邊遠鄉村,如何煥發新生?麗水在探尋答案:用藝術鄉建的杠桿撬動山村“二次開發”,讓藝術和鄉村碰撞出奇妙的“化學反應”。
2023年4月起,麗水實施藝術鄉建“四個雙百”工程,系統開展“百家駐百村”文藝指導員駐村行動、“百村展百藝”鄉村文藝活動品牌打造行動、“百作攀百峰”“三農”題材精品創作行動、“百村育百品”藝術特色村培育行動,以藝術實踐介入村落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藝術家和文藝組織成員成了鄉村文藝指導員,為鄉村提供藝術服務。麗水市鋼筆畫青年文藝賦美團隊與麗水龍泉市上田村結對,參與指導村莊藝術鄉建工作,創建藝術創作基地。通過“一路向北”文化共享季、“百名藝術家進城北”等鄉村文藝活動,吸引上千名藝術家和游客進村體驗。
麗水景寧畬鄉網絡文學村的泥墻屋瓦間,不少文學藝術愛好者在這里讀書創作。“村里和番茄小說、縱橫文學簽訂共建‘作家基地’協議,不定期有作家、編劇、漫畫家等進村創作。”景寧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目前,麗水已推出首批市級藝術特色村35個,打造了景寧縣東弄網絡作家村、龍泉市上田鋼筆畫村、慶元縣蔡段彩妝村、遂昌縣黃泥嶺音樂村、松陽縣橫坑竹藝村5個藝術村項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