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紹興:一條藤蔓牽動內外“兩個循環”
紹興市“地瓜經濟”發展現狀如何?怎樣促進“地瓜經濟”提能升級?9月14日,記者從紹興市社聯、紹興市商務局、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聯合主辦的“地瓜經濟”提能升級與紹興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獲悉,2023年以來,紹興市深入實施“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探索推進模式和機制創新,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地瓜經濟”更具韌性、活力、競爭力。
數據顯示,2023年1至7月,紹興市貨物貿易出口同比增長1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3%,增速雙雙位居浙江省第一,內外“兩個循環”更加暢通。
開放平臺,是培育“地瓜經濟”所依賴的“根部土壤”。紹興市依托紹興濱海新區、杭紹臨空經濟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紹興片區兩大高能級重大平臺,在各區、縣(市)打造高質量骨干平臺,夯實開放發展的根基。同時,重點關注“地瓜”本身,即企業自身競爭力的提高,不斷強化政策支撐,積極實施本土民營企業跨國公司培育三年行動計劃。2023年以來,開放型經濟政策已兌現4.17億元,惠企5000余家。
為延伸“地瓜經濟”發展的藤蔓,紹興市還以先進制造業強市建設“4151”行動計劃為抓手,鞏固現代紡織、綠色化工等優勢產業集群,壯大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智能裝備等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傳承振興黃酒、珍珠飾品等經典產業集群,顯著提升了產業鏈供應鏈能級和韌性。
成績喜人,但紹興市“地瓜經濟”發展仍面臨一些痛點。研討會上,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浙江區域高質量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朱李鳴分析,目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深度調整,紹興在發展“地瓜經濟”過程中,還缺乏一批有國際優勢的開放平臺和龍頭企業的支撐,相關的政策服務體系還需進一步完善。
“目前,紹興市已經制定了五年行動方案,旨在補齊短板,促進‘地瓜經濟’提能升級。”紹興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市已構建起“6216”目標體系,即到2027年,進出口總額突破6000億元,5年累計對外投資備案額20億美元,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力爭獲批,累計實際利用外資60億美元以上,同時計劃打造開放強市、民營經濟發展新高地、高端要素資源集聚地。為實現這一目標,紹興市將實行攻堅行動,重點抓好十大行動、35項工程,涵蓋民營經濟強基躍升、開放營商環境躍升、貿易綜合實力躍升、開放平臺能級躍升等多個方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