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區委書記孫新軍:全面落實“崇文爭先”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先行區
人民網北京7月25日電 (記者池夢蕊)7月24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北京市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
東城區位于北京中軸線東側,面積41.84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00萬,常住人口70.4萬。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地區。
東城區委書記孫新軍表示,東城區堅持以新時代首都發展為統領,全面落實“崇文爭先”理念,把做實“六字文章”(即六個“jing”字)、實施“六力提升”(即政治保障力、區域生產力、文化影響力、環境親和力、社會凝聚力、隊伍戰斗力)的發展思路作為“施工圖”,努力在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先行區、示范區走在前列。
做好社會秩序“靖”字文章,全力服務保障首都核心功能,全面增強政治保障力。“核心區工作的全部要義就是服務保障首都功能。” 孫新軍表示,近年來,東城區把做好“四個服務”作為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檢驗,堅持以“都”為先、以“都”為最部署各項工作。肩負起正陽門下、金水橋邊重大政治責任,圓滿完成慶祝建黨100周年、北京冬奧會、黨的二十大等保障任務,重大活動服務保障常態化機制日臻完善。完成北大紅樓等12處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活動舊址周邊整治提升。推動長安街縱深區域品質提升和央產老舊小區、平房院落改造,實現長安街沿線區屬直管公房簡易樓騰退清零。完成東四南北大街、地安門東大街、張自忠路等大街提升。
做好城市品質“凈”字文章,深入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全面增強環境親和力。孫新軍表示,核心區作為“都”的特點表現最集中的區域,東城區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持續疏解非首都功能,以“城”的更高水平發展服務“都”的功能,努力走出一條“都”與“城”相融共生的嶄新路徑。東城區在疏解上持續用力,嚴格落實“雙控四降”,疏解轉型區域性專業市場19個,住宿業提升239家、壓減客房3158間、床位5310張。同仁醫院崇文門院區疏解病床984張,完成天壇醫院一期拆除,啟動北京口腔醫院疏解,加快百榮世貿商城轉型疏解,核心區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逐漸破解。高標準高質量創建“基本無違建區”,拆除違建100萬平方米,在途項目規模減量30%。完成178條大街、982條背街小巷提升,123條背街小巷架空線清零,44條胡同實現“不停車”,雨兒胡同等10條胡同成為北京“最美街巷”,近百處“美麗院落”精彩亮相。
做好文化文明“敬”字文章,堅持傳承保護與活化利用并舉,全面增強文化影響力。“北京歷史文化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偉大見證,我們不僅要守好歷史文化根脈,更要不斷塑造新的城市文脈,推動實現老城古韻新生、綻放時代芳華。”孫新軍說。東城區聚焦老城保護復興,在全市率先出臺歷史文化街區管控導則。扎實推進鐘鼓樓周邊、三眼井地區恢復性修建。完成太廟、社稷壇等文物騰退和鐘鼓樓、關帝高廟等修繕整治。首個央產文物騰退項目—皇史宬完成騰退并向社會開放。推進“大運河文化帶”景觀恢復,三里河故道重現“水穿街巷、綠樹成蔭”的柔美風貌。完成2.7萬平方米的北京中軸線綠色空間景觀提升工程(東城段),實現御道景觀貫通。
發布煥發會館文化活力伙伴計劃,韶州會館“樣板間”全新亮相,聯動廣東省等四省五市簽訂6處會館合作意向,共建中華文化“百花園”。顏料會館、臨汾會館等聯袂上演“會館有戲”,一批“小而美”“小而精”“小而雅”演出節目,讓百年戲臺再現光影、沉睡文物煥發新生。出臺全市首個加快“書香之城”建設的實施意見,7個大型書城、190家實體書店、5條慢生活書店探訪路線密織閱讀網絡,實體書店建設指標全市第一。
做好產業發展“勁”字文章,深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增強區域生產力。東城區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重大機遇,聚焦“白菜心”,以“兩區”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為契機,推動經濟不斷開創新局。打造“故宮以東”文商旅融合生態圈,推動構建故宮-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成為國際頂級文化矩陣。前門大街入選首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永外城轉型升級為碳中和智慧園區。東直門交通樞紐即將建成集辦公、商業、酒店等功能于一體的地標性建筑,形成全區重要經濟增長點。
做好社情民聲“靜”字文章,持續改善民生福祉,全面增強社會凝聚力。孫新軍表示,東城區立足民本、關切民生,緊扣“七有”目標和“五性”需求,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群眾生活更加幸福安寧、社會更加和諧共融。
王府井地區成為全市首個地面不停車街區,新增共享車位近4000個。抓好兩件“關鍵小事”,物業管理“三率”基本實現100%。義務教育優質資源覆蓋率100%,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89%,教育資源更加優質均衡。建成1200張家庭養老床位。創建國家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區,完成東單體育中心改造升級和1800平方米冰場建設,“一刻鐘健身圈”社區覆蓋率100%。建設提升便民商業網點74個。
做好干事創業“競”字文章,強化示范引領作用,全面增強隊伍戰斗力。東城區持續打造堅強戰斗堡壘和過硬干部隊伍,高度自覺落實好“看北京首先要從政治上看”的要求,牢記“三個務必”要求,黨的建設質量全面提高。
“東城區將持續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建設好國家中樞、千年古都、文化名城、人間畫卷和宜居福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奮勇向前,持續書寫‘崇文爭先’的精彩華章。”孫新軍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