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礦山數據融合共享規范》發布會在鄂爾多斯市召開
人民網鄂爾多斯6月26日電 (寇雅楠)6月26日,《智能化礦山數據融合共享規范》(以下簡稱《規范》)發布會在鄂爾多斯市召開。
據發布會介紹,《規范》旨在建立一套先進、完整的智能礦山數據標準規范體系,改變當前礦山領域普遍存在的單系統獨立建設模式。《規范》的發布,將有效解決礦山、裝備和通信企業面臨的數據編碼不統一、通訊接口不兼容、傳輸協議不開放、系統集成難度大、智能化建設成本高等突出問題,打通“數據孤島”,破除“信息煙囪”,推動智能化礦山各類數據的互聯互通、集中集成,為實現生產條件先知先覺、過程可視可控、安全可防可測、要素可調可配的礦山高水平智能化奠定了基礎。
據了解,《規范》編制工作是根據我國礦山現階段安全生產和智能化發展的整體情況,借鑒其他行業數據標準規范建設的先進經驗,充分考慮礦山智能化技術發展趨勢,兼顧與現有礦山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等業務系統有效銜接,滿足礦山技術裝備智能化、成套化、互聯互通、協同作業需求,具備廣泛的兼容性、擴展性、系統性和前瞻性。
《規范》共分為6大部分,40項規范。一是基礎共性共計1項規范,主要規定智能化礦山數據融合共享規范的體系架構與總體要求,指明規范體系各部分之間的邏輯結構和相互支撐關系,明確各規范主要編制內容,提出智能化礦山數據融合共享規范體系通用性、指導性要求。
二是數據編碼共計14項規范,主要針對智能化礦山數據分類和編碼進行規范,將智能化礦山數據按照一定的原則和方法進行區分、歸類和編碼,并建立一定的分類體系、編碼體系和代碼元素集合,是智能化礦山數據融合共享規范體系的基礎。
三是數據采集共計9項規范,主要針對智能化礦山前端設備與監測監控等系統感知數據的采集、傳輸和協同共享進行規范,是智能化礦山數據融合共享規范體系的關鍵。
四是數據治理共計4項規范,主要針對智能化礦山數據存儲、整合、分析、呈現等過程進行規范,促進數據資產化和數據價值實現,是智能化礦山數據融合共享規范體系的重要支撐。
五是數據安全共計2項規范,通過對數據通用安全、數據生命周期各階段安全、數據安全能力等方面進行規范,為智能化礦山數據融合共享規范體系提供安全機制和保障。
六是數據應用共計10項規范,面向礦山數據共享應用需求,指導礦山行業開展智能化礦山數據應用場景構建,支撐礦山行業基于全數據互聯互通、全過程融合共享的智能化全面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