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高質量發展 南充瞄準這些關鍵
原標題:抓高質量發展 南充瞄準這些關鍵
今年以來,南充經濟發展捷報頻傳。
3月27日,南充臨江新區2023年第一季度投資推介暨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該區科創中心舉行,共簽約項目22個。
3月31日,“漢巴南鐵路”控制性工程嘉陵江特大橋全橋順利合龍,為全線鋪軌奠定了基礎。
4月8日,中國現代調味有機產業鏈發展論壇在西充縣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名行業代表齊聚一堂,分析行業趨勢,探尋發展方向。
4月16日下午,重慶市四川南充嘉陵商會舉行成立儀式,這是南充在重慶獲批的首個異地縣級商會,將兩地企業家之間的距離再次拉近。
當前,南充按照省委“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戰略,緊扣“組團培育省域經濟副中心、加快建設成渝地區北部現代化中心城市”任務,全力以赴推動經濟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目標明確 把握產業“主旋律”
3月27日,達州市知聯會與南充市知聯會簽署《服務南充—達州組團培育川東北省域經濟副中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提出在交流互訪、隊伍建設、建言獻策、專項監督、服務社會5個方面進行深入合作。
“建設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與達州組團培育川東北省域經濟副中心”是南充肩負的重要使命。
錨定目標,南充結合實際,找準發展突破口——
明確方向,把產業興市作為主旋律。日前,蓬安縣召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首次將大會開到村一級。“目的就是釋放招商信號,捕抓更多有用信息。”蓬安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黃奎說。
找準牽引,把項目攻堅作為主抓手。一季度,南充34個省重點項目、50個市重點推進項目、300個市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投資完成率均超時序進度。
蓄力突破,把創新驅動作為主引擎。今年,南充高新區與科技部火炬中心建立聯絡渠道,聘請以賽迪研究院、長城戰略研究院研究人員為代表的專業顧問團隊。“就是要依靠創新補齊發展短板。”南充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日前,南充市委舉辦讀書班,進一步明確了南充的戰略目標、戰略路徑、戰略抓手和戰略重點。
“四梁八柱”已經立起,南充正朝著這一目標奮力奔跑。
推進有力 明確發展“著力點”
年初,南充市委主要領導實地調研南充臨江新區建設“四化同步、城鄉融合、區域共興”先行區、南充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南充經開區創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工作情況,釋放出了“一張藍圖繪到底,全力推進產業興市、制造強市”的強烈信號。
圍繞目標強推進,南充進一步細化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找差距、添舉措、補短板。
強推進首先抓工業。南充明確任務書、時間表、責任人,切實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困難問題,推進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早日投產。
強推進還要抓農業。南充全市搶時推進大春育苗、耕田整地、小春田管等農業生產工作,穩面積、提單產、抓示范,擦亮南充農業大市金字招牌。
強推進還需促消費。全市9個縣(市、區)積極組織開展各類線上線下促銷活動,全力推動消費強勢復蘇。
強推進還需上爭外引。聚焦重點產業、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南充強化“鏈主”龍頭企業和關聯配套企業招引,在全市營造了濃厚的招商引資氛圍。
今年截至2月底,南充已新招引項目49個,協議總投資296.88億元。
近日,經信廳公布2023年四川省重點工業和技術改造項目名單,南充四川九天真空科技有限公司核工業真空設備及核心部件智能制造等27個項目上榜。
保障到位 用好加減“組合拳”
2月底,南充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暨投資促進大會上,“為制造業項目拉練現場打分”這個細節就讓不少與會人員直言“壓力滿滿”。
要實現既定目標,離不開既“嚴”又“實”的服務保障。南充一邊為工作推進“加壓”,一邊為企業發展“減負”,打出一套保障“組合拳”。
今年初,南充就運用考核“指揮棒”,明確對全市重點工作和重大項目采取“一月一分析、一季一調度、半年一小結”,同時用好項目紅黑榜,清單掛牌表、提醒督促函“一表一函”等制度,推動項目建設。
同時,南充修訂《南充市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細化制定《加快中小企業培育發展政策措施》《促進工業經濟穩增長激勵措施》等,出臺一攬子助企紓困政策。比如在金融方面,南充就積極爭取資金,建立“金融服務團”,多方探索融資新模式,多渠道為項目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南充市委目標績效管理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南充將繼續深入開展推進制造業項目落地專項行動,加快推動項目建設。當地還明確,對投資5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每月現場驗靶、督導通報,對投資5億元以下制造業項目,每月按不低于20%的比例抽查通報。(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