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財政地質勘查成果推介會舉行 76個勘查成果公布
人民網鄭州4月12日電(記者慎志遠)為推動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可持續發展,4月12日上午,由河南省自然資源廳主辦的河南省財政地質勘查成果推介會在鄭州舉行。
此次推介會共有76個勘查成果向社會進行了發布,勘查單位專家向與會人員重點推介展示了具有良好開發條件和廣闊市場前景的勘查成果。
戰略性礦產——煤炭。2021年煤炭工業總產值占全省礦業工業總產值64%,工業利潤占比55%。本次推介項目4個,分布在平頂山、許昌、三門峽、新鄉等地市,項目所在區周邊已有多個已開采礦權,開采、交通等配套條件較好,其中3個項目已達到詳查勘查程度,找礦和開發技術風險較小。
戰略性礦產——金。金是河南重要的開發礦種,2021年金工業總產值占全省礦業工業總產值5%,工業利潤占比5%。省內金礦礦業權市場交易較活躍,需求旺盛。本次推介項目13個,分布在洛陽、南陽、三門峽等地市,項目所在區均屬重要勘查區,周邊礦業權分布相對集中,開采、交通等配套條件較好,其中9個項目已達到普查勘查程度,具有較好找礦前景。
戰略性礦產——螢石。市場需求極大,從近幾年礦權交易情況來看,螢石競買企業非常活躍,目前省財政地質勘查項目準備投放的螢石探礦權關注度較高。本次推介項目11個,分布在洛陽、南陽等地市,其中8個項目已達到普查勘查程度,整體評價進一步找礦和下一步開發的技術風險較小,競拍成交價超過成果評估價值的可能性較大。
戰略性礦產——鋁土。鋁土在河南資源量僅次于山西,居全國第二位,消耗量居全國第一位,2021年工業總產值占全省礦業工業總產值2%左右。本次推介項目14個,分布集中在洛陽、許昌、三門峽等地市,項目所在區周邊已有多個已開采礦權,開采、交通等配套條件較好,其中9個項目已達到普查及以上勘查程度,屬沉積性礦產,找礦和開發技術風險較小。
戰略性礦產——石墨。石墨屬高科技領域中新型復合材料的重要原料,本次推介項目15個,分布集中在南陽、平頂山兩地市,項目所在區周邊交通等配套條件較好,其中13個項目已達到普查勘查程度。
河南重要礦產開發礦種——巖鹽。2021年工業總產值占全省礦業工業總產值1%左右,可用于鹽化工產業等需求,本次推介的“河南省葉舞凹陷鹽礦普查(大周莊礦段)”礦權為漯河市規劃建立的鹽化工產業基地所調整的項目成果區,為特大型礦床,符合出讓條件,項目找礦和開發技術風險較小。
除此之外,本次推介會上還推介了銀、鉛鋅、鐵、銅、鉬、鎢、鋰、銻、釩、金紅石等礦產資源,都極具市場價值。
據了解,河南省自2004年起利用省級探礦權采礦權價款和使用費,按一定比例投入到地質勘查工作。近20年來,累計投入資金約63億元,實施各類項目952項,其中勘查類項目800項,礦種主要為煤、鋁、鐵、金、銀、鉛鋅、鉬、螢石、石墨、巖鹽等礦種,項目實施取得了豐碩找礦成果,為全省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特別是2011-2020實施的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新發現礦產地269處(其中大型147處,中型70處),金、鋁、鐵、鎢、鉬、螢石、石墨、稀土、釩、鉛鋅、銀、銻、芒硝、天然堿、耐火粘土、煤炭、巖鹽等23個目標礦種提交的成果均超過預期目標。
與此同時,查清了全省主要煤田和預測區埋深1500米以淺煤炭資源狀況,查明目前全省最大煤田—通柘煤田,探獲煤炭282億噸(資源量+潛在礦產資源,以下礦種同);探獲鋁土礦13.18億噸,超過新中國成立以來查明資源量的總和,完成全國過半目標;桐柏地區查明天然堿和芒硝分別達8588萬噸、9628萬噸,均達特大型規模,位居亞洲第一;欒川地區探獲鉬392萬噸,躍居世界第一,邁向“世界鉬都”;桐柏老灣新增金209噸,居全省第一、全國第四;首次發現錫、稀土、頁巖氣,填補3個礦種省內找礦空白。
此次成果推介會充分展示了省財政勘查成果,吸引了許多相關企業和投資者的關注。礦業企業和投資機構圍繞關心的項目成果情況進行了問詢交流,對下一步競得礦業權意愿強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