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養眼又要養心、養腳” 廈門海滄區新建和改造各類公園綠地達67處
11月29日,廈門市海滄區政府召開發布會,詳細介紹全區新建和改造各類公園綠地工作開展情況。
會上,海滄區建設與交通局局長彭延敏介紹,近年來,該區圍繞市委市政府“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和“建設高顏值廈門”的戰略部署,著力建設國際一流海灣城區,新建和改造各類公園綠地達67處(其中,街心公園、口袋公園、古樹公園38個,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帶狀公園、郊野公園29個)。截至2021年,該區建成區公園綠地面積累計達630公頃。
海滄市民公園改造提升工程列入2022年海滄區為民辦實事項目,今年2月開工、7月完工,改造期間,區領導親自統籌謀劃,一線指揮協調,改造成果充分得到市民群眾的好評和認可。
據了解,改造前的市民公園,由于建設時間較早,喬木種植密度大、郁閉度過高,綠化遮蔽視線、不通透,整體景觀效果不佳。改造后的市民公園,疏朗通透的林木空間,間綠透綠的陽光草坪,讓市民群眾能夠暢游其間,親近綠色自然;色彩繽紛的花境組團,生動活潑的“魚塘”3D彩繪,匠心巧思點亮節點景觀,將2號線海滄行政服務中心站打造為廈門最美地鐵站口;新增的活動廣場、青石桌凳和健身活動設施,優化的交通動線,更好地滿足了市民群眾日常休閑需求,成為周邊市民群眾健身娛樂的理想場所。
同時,該區還以此次改造提升為契機,秉持“市民公園市民管”的理念,引進了“市民園長”管理模式,依托“市民園長”搭建起公園管理者與市民、游客之間的連心橋,實現公園的共建、共管、共享,讓公園建設更符合需求、讓公園管理更貼近民意。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9月,海滄區啟動“口袋公園”的規劃建設,以實現綠地“既要養眼又要養心、養腳”的目標,于2021年完成兒童公園西側口袋公園、新景橋西南側口袋公園、石囷北路南側口袋公園、海滄醫院南側口袋公園等5個口袋公園建設,得到市民群眾的廣泛好評。
彭延敏表示,2022年,根據區政府工作部署,海滄區建交局再次對城區零散空地及邊角綠地進行梳理,按照面積適宜(原則上不超過1公頃)、現狀用地權屬清晰(現狀為公園綠地、防護綠地、閑置用地、公建附屬綠地、村莊內部用地等)、使用率高、便民惠民以及有效提升城市形象的原則,積極策劃“口袋公園”規劃項目庫,共計27個。截至11月,已建成“口袋公園”8個。(林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福建上杭縣躋身中國百強 為全國97個原中央蘇區縣唯一上榜者
- 廈門翔安區: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3+3+3”模式繪就發展盈綠底色
- 促產城人深度融合發展 廈門湖里區構建“house+”人才公寓服務保障體系
- 廈門率先上線住房公積金云執行平臺 實現公積金查控“全業務、全流程、一體化”
- 招商銀行泉州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孫立平:發揮“四大優勢” 聚力“三融”服務“三農”
- 國家開發銀行廈門市分行與廈門市金磚辦簽訂開發性金融合作備忘錄
- 青春華章|臺灣青年:在祖國的山川種出更多“夢中的橄欖樹”
- 福建省政府印發實施意見加快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
- 廈門新增23例感染者 要求入返廈人員嚴格落實“三天三檢”
- 全力做好今冬能源保供工作(人民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