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董事長周貴華: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一流交易所
人民網北京9月5日電(李博)“一年來,我們堅持錯位發展、突出特色,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北交所市場建設。開市以來,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各項制度初步經受了市場檢驗,市場特色、亮點逐步顯現,改革取得了預期成效、實現了良好開局。”在2022年服貿會“資本市場助力國際科創中心建設”論壇上,北交所董事長周貴華發表主題演講時說。
合格投資者超500萬戶
周貴華介紹,北交所設立一年,探索形成了一套特色制度安排,突出錯位、普惠的特點,延伸服務范圍,對于一些規模還不是很大、尚處于成長階段的中小企業,也能夠包容其進入交易所市場。
北交所設立一年,高效支持了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目前已累計實現公開發行融資235億元,平均每家融資2.1億元,體現了中小企業按需合理融資的理念。通過上市融資,企業研發動力顯著增強,2021年北交所上市公司研發支出同比增長42%,平均研發強度為4.6,是規模以上企業的3倍。
北交所設立一年,初步形成了一個良性市場生態,各類市場主體踴躍參與,合格投資者超500萬戶,社保基金、保險資金、QFII等均已入市,超500只公募基金加速布局。中介機構加大投入,形成了一批深耕中小企業資本市場服務的特色券商。中小企業掛牌上市的動力不斷增強,目前北交所在審和在輔企業超過400家;作為北交所“預備軍”的創新層公司近1700家,較北交所設立前增加了三分之一;一年來超過300家企業申報掛牌,同比增加了兩倍,形成了積極向上的良好市場氛圍。
打造高效、透明、可預期的發行上市路徑
周貴華表示,北交所的建設將主動融入國家戰略,以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一流交易所為目標,按照“完善功能、辦出特色”的思路,遵循交易所建設一般規律,聚焦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需要,大力推進市場改革與創新,全面提升市場治理能力,盡快形成北交所初始規模,完善多元化的投融資產品體系,發揮中小企業估值定價功能,夯實多層次資本市場之間的紐帶作用,塑造市場特色品牌和服務體系,更好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新三板是北交所的根基,周貴華說:“我們將進一步用好用足新三板的規范和培育功能,推進分類監管、精準監管,完善制度安排,加強培訓引導,形成‘邊規范、邊融資、邊發展’的特色服務模式,著力提高掛牌公司質量,發揮創新層、基礎層作為北交所‘腹地’的作用,向北交所源源不斷地輸送優質上市資源。”
在助力企業高效發行上市方面,周貴華表示,將發揮北交所和新三板一體發展、協同監管的優勢,為中小企業打造高效、透明、可預期的發行上市路徑。“我們將探索實施掛牌上市審核、日常監管、公司規范培育一體化的‘流程再造’,建立內部直聯審核機制,進一步提高掛牌、上市全鏈條審核效率和監管服務精準性,使得上市路徑更加清晰、時間預期更加明確。”
周貴華認為,上市公司質量是北交所龍頭撬動作用發揮的依托,是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石。為此,北交所將堅持監管與服務并舉,一手抓監管,堅持以信息披露為核心,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持續深入開展公司治理專項行動,緊盯關鍵少數,嚴守底線要求,切實提升公司規范運作水平;一手抓服務,完善多元化融資工具體系,支持上市公司利用再融資、并購重組、股權激勵等做優做強。
優化信息披露制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在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方面,周貴華表示,北交所將以促進投融資平衡為目標,加強投資端建設,大力推進各類資金入市,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完善有關制度安排,暢通投資、退出渠道。
一是豐富投資者數量結構。北交所將常態化開展“走近投資者”活動,倡導價值投資的理念,引導公募基金、私募機構、QFII等加大投資力度,拓展社保基金、保險資金等投資渠道,為各類資金入市提供便利條件。
二是便利投資者交易退出。北交所將以增強交易便捷性為目標,不斷探索完善符合市場特征的多元化交易機制。適時落地北證50指數并引導市場主體開發配套基金產品,便利投資者進行組合投資;優化新三板和北交所信息披露制度,讓投資者看得清、看得懂;提升交易機制適配性,探索混合做市和融資融券交易,提高市場交易效率。
三是加強投資者權益保護。北交所將貫徹“零容忍”的要求,持續強化自律管理,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加強內外聯動,形成監管合力,堅決打擊財務造假、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增強投資者信任和信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