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障性租賃住房將再建40萬套(間)
昨天,市住建委發布《北京市“十四五”時期住房保障規劃》。“十四五”時期,本市力爭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40萬套(間)。與此同時,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公租房、共有產權住房供地,占住房用地比重分別不低于15%、10%、15%。
公租房備案家庭
保障率擬升至85%
住房保障是重大民生和發展工程,也是實現“住有所居”目標、實現城市更新和高質量發展重要一環。“十三五”期間,本市建設籌集各類政策性住房41.4萬套,實現竣工38.8萬套,為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實現“住有所居”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展望“十四五”,《規劃》提出,本市將力爭建設籌集公租房6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40萬套(間)、共有產權住房6萬套。同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供應力度,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公租房、共有產權住房供地占住房用地比重分別不低于15%、10%、15%。
在完善租購并舉的住房保障體系方面,《規劃》提出,本市將堅持發展公租房,提高公租房備案家庭保障率,力爭規劃期末提高到85%,實現特殊困難家庭應保盡保。此外,本市將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分類設計以小戶型為主的住宅型、公寓型、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產品,滿足多子女家庭等多樣化居住需求。同時,加強與城市基本公共服務人員、應屆大學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對接。在持續發展共有產權住房方面,本市將重點滿足首次置業無房剛需家庭需求,穩定房地產市場。
優化保障性住房空間布局
促職住平衡宜居宜業
保障性住房的區位分布是許多市民關注的問題之一。《規劃》提出,本市將統籌保障性住房與就業、交通的關系,推進保障性住房用地優先在軌道交通、大容量公共交通廊道節點周邊布局,同步組團式實施周邊區域商業和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優化職住平衡、住行協調、宜居宜業的居住空間結構,促進人口合理有序流動和動態均衡發展。
與此同時,《規劃》提出,本市將引導新增保障性住房主要布局在中心城區以及積極承接中心城區適宜功能和人口疏解的“多點”地區,提高“三城一區”、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重點功能區居住兼容用地比例,強化房屋多用途混合利用。為促進職住平衡,本市將推動就業中心與居住組團有效對接,圍繞海淀-昌平-延慶、朝陽-順義-懷柔/密云、朝陽-通州-平谷、豐臺-房山、石景山-門頭溝等主要通勤方向合理布局保障性住房。
推進百萬平方米危樓簡易樓改造騰退
對于新市民和青年人而言,住房的配套商業、休閑等設施十分重要。《規劃》提出,要完善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設計和品質管理機制,結合實際彈性、合理配置居住公共服務設施,適當提高配套商業服務設施比例,適當增加設置共享空間,機動車停車位、建筑間距及日照標準也可適當調整。
將來,“綠色”和“智慧”元素也將出現在保障性住房的各個角落。根據《規劃》,本市將全面升級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行動,因地制宜擴大超低能耗建筑試點,鼓勵既有保障房實施節能改造,助力建筑領域盡早實現“碳達峰”向“碳中和”轉變。另外,本市還將注重發展智能家居,支持各類保障性住房推進適老化改造,提供菜單式改造提升方案。
另外,在保障性住房的提升資格審核與分配效率方面,《規劃》提到,本市將進一步完善公租房審核分配模式,優先保障特殊困難家庭,并面向有多名未成年人子女、退役軍人、優撫對象等家庭開展專項配租。
在城市更新方面,本市將加強老城整體保護,持續推進核心區平房(院落)申請式退租、申請式換租和保護性修繕、恢復性修建,計劃完成平房區申請式退租/申請式換租1萬戶、修繕6000戶,并推進100萬平方米危樓簡易樓改造騰退。本報記者 鹿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