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生態理念 筑牢綠色屏障 加快文旅融合 推進鄉村振興
6月14日,省委副書記、省長、省總河長藍佛安來到吉縣柏山寺鄉“雙千畝”蘋果高新示范基地,與專業果樹種植戶親切交談,詳細了解基地建設及生產營銷開發等情況。 本報記者李兆民攝
6月13日至15日,省委副書記、省長、省總河長藍佛安深入臨汾市調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實際,創新機制,厚植生態理念,筑牢綠色屏障,加快文旅融合,推進鄉村振興,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書寫民生幸福答卷。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去年以來,藍佛安先后赴忻州、呂梁、運城等沿黃市縣巡查,督導我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落實。此次調研,藍佛安深入臨汾市永和、大寧、吉縣、鄉寧4縣,一路察看黃河河道水情水質,了解流域生態治理和污染防治情況。他強調,要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把大保護作為關鍵任務,以深化中央、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為契機,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扎實做好水土保持和生態修復等工作,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久久為功確保黃河安瀾。水資源短缺是制約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14日下午,藍佛安在吉縣壺口鎮現場辦公,聽取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規劃和項目前期推進情況匯報,強調要著眼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科學規劃、統籌協同,全力以赴推動工程盡早開工、造福沿線群眾。抓緊謀劃配套輸水設施,完善山西大水網,不斷提高水利基礎保障能力和黃河水資源利用綜合效益。
文旅產業是轉型發展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手。在永和縣乾坤灣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公園,藍佛安詳細了解黃河流域地質演進研究成果和景區建設情況。他指出,要在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風貌的前提下,采取市場化方式,有序探索特許經營、“體育+旅游”等模式業態,實現可持續發展。吉縣壺口瀑布正在創建5A級景區。藍佛安實地了解5G基站覆蓋、景區規劃及運營等情況,強調要挖掘壺口瀑布黃河文化內涵,高品質打造景區景點,講好黃河故事。在永和縣紅軍東征紀念館,藍佛安帶領大家重溫黨的光輝歷程,強調要保護好利用好紅色文化資源,賡續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鄉寧縣云丘山開發建設項目是民營煤企轉型代表項目,藍佛安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他說,文旅康養產業是朝陽產業,也是值得長期經營的事業,要增強信心、更新觀念,完善配套設施,加強宣傳推介,打造旅游亮麗名片。藍佛安強調,要落實國家和我省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加大紓困幫扶力度,加快文旅消費復蘇,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更多群眾吃上“旅游飯”。
脫貧群眾生活怎樣,增收情況如何,藍佛安十分關心。在永和縣乾坤灣鄉東征村,他來到黨群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聽取農村飲水安全、基本醫療供給、脫貧群眾就業等情況介紹,強調要把群眾穩定增收放在重中之重,落實生態補貼等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爭取承接勞動密集型企業梯次轉移,促進穩崗就業增收致富。在大寧縣山西鴻晉塑膠科技公司,藍佛安走進車間察看生產流程,詢問惠企政策落實等情況,鼓勵企業緊抓市場機遇,加大投資力度,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對當地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山西盛世蘭花生物科技公司是一家高新農業科技企業,藍佛安肯定企業吸納周邊剩余勞動力就業的做法,他說,小蘭花撐起大產業,要完善“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培育更多適銷對路的花卉品種,在帶動農戶增收中實現企業更好發展。在吉縣柏山寺鄉“雙千畝”蘋果高新示范基地,藍佛安指出,要堅持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產業化開發,精做深加工,提升附加值,持續打響特色現代果業品牌,讓蘋果成為農民的“致富果”。
保障糧食安全是國計民生頭等大事。正值“三夏”時節,藍佛安來到大寧縣太德鄉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田,實地察看農作物長勢,詢問種植標準、田間管理等情況,強調要認真總結推廣不同氣候、不同土壤條件下的種植經驗,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襄汾縣南辛店鄉麥收正加緊推進,藍佛安走進麥田察看籽粒成熟情況,強調要搶抓農時科學調度農業機械,做好技術指導服務,有效減少機收損耗,確保顆粒歸倉、豐產豐收。(記者閆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