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競速數字經濟新賽道
5月27日,南昌市召開全市數字經濟發展大會,明確了深入推進數字經濟“一號發展工程”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該市將著力打造江西省內做先鋒、中部地區有地位、全國范圍有影響的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區,重點選擇16條主攻賽道,構建“一核三基地多點支撐”發展格局,力爭到2025年,全市廣口徑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南昌市地區生產總值比重50%左右。
目前,南昌市廣口徑數字經濟規模列全國省會城市第14位,數字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移動智能終端、LED(半導體照明)、VR(虛擬現實)等產業在全國具備一定競爭力,但與先進發達地區相比仍有差距,數字產業層次不高、企業競爭力不強、數字人才不足等問題突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壓力增大。該市提出,依托現有產業優勢,力爭在創新要素集聚、產業集群發展、數字化轉型、數字基礎支撐、數字化治理等方面引領全省發展。
圍繞數字產業集群發展目標,力爭到2025年,全市電子信息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4000億元,VR及相關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000億元,建成20個左右市級以上數字經濟集聚區。在產業數字化轉型方面,該市努力建成50個標桿智能工廠、60個智能車間,培育1至2個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上云”數量新增突破1萬家。
面對全省各地數字經濟百花齊放、千帆競發的發展態勢,南昌市結合自身基礎優勢,突出產業特色,找準移動智能終端、半導體照明、電子元器件、虛擬現實、智能網聯汽車、數字文創、智慧農業等16條主攻賽道,構建“一核三基地多點支撐”的空間布局,形成定位清晰、各具特色、競相發展的數字經濟協同發展新格局。其中,紅谷灘區布局VR/AR、數字文創、數字金融等產業,打造全省數字經濟創新引領核心區;南昌高新區大力發展移動智能終端、LED、軟件和信息服務等產業,加快建設全國移動智能終端示范基地和全省軟件產業集聚區;南昌經開區充分發揮周邊數據中心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大數據與云計算產業;小藍經開區重點發展智能網聯汽車、VR硬件制造,打造智能網聯示范基地和VR頭顯設備研發生產基地;東湖區、西湖區、青山湖區等老城區則力爭在流量經濟、數字服務等領域形成新的增長點。(記者鄢玫、鐘珊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