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8500萬畝小麥進入機收大會戰(非常之年戰三夏)
好一曲動聽的豐收“重金屬搖滾”。5月27日,唐河縣湖陽鎮張灣村種糧大戶趙建成的100畝麥田里機聲隆隆,聯合收割機來回穿梭,像跳動的音符。“今年收成不錯,一畝地能打1200斤。”運糧車上的趙建成喜笑顏開。
農機手郭林忠來自山東菏澤:“一下高速,縣農機中心卡口工作人員就給我分配了作業地點,鄉鎮衛生院到地頭給我做核酸檢測,當地政府還給我聯系了賓館,一路綠燈。”
沖天麥香透中原。據省農業農村廳統計,截至5月27日,全省已收獲小麥567萬畝,標志著我省8500多萬畝小麥迎來機收大會戰。
“夏糧豐收了,全年經濟就托底了。”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
夏糧是河南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仗,為打好今年這“第一仗”,河南從小麥播種到現在,一直都在拼。
“前兩天,縣里專家來測產,畝產至少1100斤,有這樣的收成太不容易了。”站在地頭,8個月前麥播時的艱辛,浚縣種糧大戶付太華仍歷歷在目:農田被淹沒兩個月之久,土壤水分大,整地作大難,部分地塊去年11月底才種上。
去年,因遭遇嚴重洪澇災害,我省小麥播期普遍推遲,有1000萬畝小麥晚播。和付太華一樣,當時很多人都心存疑慮:麥子能不能種上?種上了面積夠不夠?麥苗能不能長好?
全省組織實施“全力以赴保夏糧豐收”行動;各級政府穩政策、穩種植面積;省農業農村廳派出18個小麥專家指導組,線上線下打通麥播技術服務“最后一米”。返青期結束時,全省一、二類苗接近九成,與常年基本持平。
苗情轉化剛剛松一口氣,蟲情病情挑戰又來了。農業農村部專家預測,我省小麥中后期病蟲害將偏重發生。給小麥治“未病”,我省未雨綢繆,以豫南6市為重點,開展赤霉病、條銹病統防統治,累計防治8582.9萬畝次,基本實現應防盡防。小麥灌漿期,全省上下完成“一噴三防”8856萬畝次,實現“一噴多防、一噴多效”。
“開局不利,轉化良好,豐收在手”,把拼出來的小麥“逆轉”態勢,變為糧倉滿滿的勝勢,河南面臨大考。麥收到來之際,全國疫情多點散發,如何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三夏”生產,牽動著父老鄉親的心。為無法返鄉農民開展代收代種代管服務,“兩碼兩證兩優先”,小麥收割線推進到哪里,核酸檢測服務就跟進到哪里……有了這些“硬核”措施,如今沿著由南向北的河南麥收路線,每天有3.2萬臺聯合收割機,不舍晝夜疾行在廣袤沃野。
春爭日,夏爭時。在小麥成熟的最后幾天,付太華還在忙著噴施營養液,確保好收成。在等待麥收的時候,有許多鄉親像付太華一樣,努力到最后。今年河南的小麥豐收,穩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