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國資委開展監管能力提升三年專項行動
人民網石家莊4月12日電 為加快轉變出資人代表機構職能和履職方式,全面提升機關干部綜合素養和專業能力,著力打造政治機關、效能機關、模范機關、服務機關,近日,河北省國資委決定在委機關開展監管能力提升三年專項行動(2022-2024年)。
專項行動中,省國資委將緊緊圍繞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資監管的要求,以優化崗位職責為切入點,以加強專業化、體系化、法治化監管為著力點,牢牢把握資本運作關鍵點,著力提高委機關全體干部政治能力、政策把握能力、綜合履職能力,結合職能提高資本運作、規劃投資、改革創新、科學監管、防化風險、黨建引領等能力,推動監管企業轉機制、增活力、提效益,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監管能力提升成效。
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提質效的目標,省國資委將重點圍繞四項任務開展專項行動——
管好資本布局。以監管企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為引領,圍繞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后奧運經濟,構建“兩翼、兩區、三群、六帶”發展格局,對標對表省委、省政府確定的12個省級主導產業和107個重點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推進數字化轉型,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和技改力度,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入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產業。引導企業更加聚焦主責主業,堅持“一主業一主體”原則,控制主業數量,禁止同業競爭。加大重組整合力度,推進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以優勢企業為“龍頭”,集中資源發展鋼鐵、能源、港口、交通、石化、旅游等產業,建設投資、運營、設計施工等一流企業,大力培育參與國際競爭、國內領先的“排頭兵”企業。有序處置低效無效資產,實現國有資本形態轉換。
規范資本運作。按照“十四五”每戶企業至少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要求,動態篩選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主營業務突出、競爭能力較強、盈利水平較好、具有發展潛力的重點股改企業,建立上市公司后備資源庫。建立服務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工作機制,與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加強擬上市資源培育、債券市場融資等方面溝通聯絡。聘請外部專家組成專家團隊,為企業提供并購重組決策、產業分析研究、業務培訓咨詢、專家項目評審等服務。一企一策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工具,增強資本實力,做強做優主業。
提高資本回報。準確把握不同類別企業特征,根據不同功能、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對企業進行科學分類。完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從功能定位、行業特征、發展階段、專項任務、運營板塊等多個方面細分企業類型,對標一流企業,對全要素生產率實行差異化考核,動態調整設置引領性、關鍵性指標和權重,以科學化的考核引導企業提升資本回報。落實出資人收益權,樹立績效導向,關注歸屬母公司凈利潤以及國有資本長期回報,實現每戶企業都上繳國有資本收益,推動企業在收益收取和支出方向上體現出資人意圖。完善激勵約束,強化正向激勵,激發企業各類人才積極性創造性。
維護資本安全。瞄準企業資本布局、關鍵業務、改革重點領域、運營重要環節,加強對規劃、投資、產權、財務、考核分配、選人用人等重點事項的監督,強化內控體系建設,完善企業重大風險報告、跟蹤、督辦等程序,善于利用在線監管系統發現問題,對惡意收購、重大債務違約等特殊事項,建立緊急干預機制。推動出資人監督與紀檢監察、巡視巡察、審計等監督力量的工作協同,充分發揮監督合力。加強境外國有資產監督,完善境外國有資產監管制度,堅決做好境外腐敗治理。強化違規責任追究,發揮震懾遏制作用。
為確保三年專項行動取得實效,省國資委建立了相應的評價考核機制,從學習成果運用、工作受到表彰、指標增比進位、創新性成果、高質量完成重點任務等方面綜合衡量委機關干部能力提升效果。同時,每年將組織監管企業對委機關各處室服務企業的情況進行民主評議,對評議結果為末位的處室進行約談,連續兩年為末位的進行調整。(周博、陳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