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縣:蔬菜大棚成群眾 “綠色銀行”
3月29日,走進葉縣任店鎮柳疙瘩營村蔬菜種植基地,只見村民們正熟練地在大棚內采摘上海青,棚外一筐筐新鮮的小青菜擺放整齊等待裝車,隨后它們將被運往附近各大商超,走向市民的餐桌。
“我們的上海青、奶油小白菜常年供不應求,你看這一大片種的都是這兩種菜。”該基地負責人尚松鵬指著不遠處連片的蔬菜大棚,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柳疙瘩營村黨支部書記尚海濤介紹,像這樣規模的蔬菜大棚,該村目前有400余座,共投入資金1800余萬元,屬村集體經濟項目,基地采用“支部+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以輪種上海青和奶油小白菜為主,一年可收8茬,每畝地凈收入不低于15000元。2021年,僅此一項,就為該村集體增加收益50余萬元。
“2022年我們計劃繼續流轉土地300畝,新上蔬菜大棚200座,爭取在附近建成一個占地40畝的農貿批發市場,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產銷融合體,既能產銷兩旺,又能帶動就業。”談及未來發展,尚海濤信心滿滿。
近年來,柳疙瘩營村緊緊圍繞 “聯村共建、抱團發展”理念,把蔬菜產業作為推進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的“先手棋”,積極引導附近村莊連片發展特色大棚蔬菜種植,免費為各村提供技術指導和銷售渠道,既保障了村集體收益,又增加了就業崗位,漸漸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 大棚蔬菜種植儼然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目前該村已輻射帶動周邊平李莊村、灰河營村、汪營村、后營村、任四村等五個村莊投資1000萬元,建設蔬菜大棚100座。
談及大棚蔬菜種植,柳疙瘩營村村民程遠奪贊不絕口。“在家門口就有活干、有錢賺,一個月保底能賺2000多塊錢,既能照顧家,又能學種菜技術,一舉三得。”他說。(葉縣縣委宣傳部 姬冠鵬 焦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