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關注】支持山西由傳統能源大省向新型綜合能源大省轉型示范
摘要
山西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肩負著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責任使命,是全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省。新中國成立以來,累計生產煤炭超210億噸,占全國產量1/4以上,其中70%外調,覆蓋全國2/3以上省份,凈轉出電量1.47萬億千瓦時,為全國建設提供了強大的能源支撐。在保障煤炭等傳統能源穩定供應的同時,山西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碳達峰碳中和重要決策部署,堅定不移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重點打造集硅料提取、硅錠制備、電池生產到系統應用于一體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千億級完整產業鏈,力爭“十四五”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占比達到50%以上,爭做由傳統能源大省向新型綜合能源大省的轉型示范,爭取將晉城煤層氣示范基地納入國家戰略規劃,亟需國家在政策上給予協調支持。
案由
“十四五”期間,山西將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動,在省級層面集中風光資源指標用于支持光伏等裝備制造發展,引進新一代電池組件、面板、背板等上市公司、頭部企業,吸引更多中下游企業,快速引進技術在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產業鏈各環節頭部企業,建鏈補鏈延鏈強鏈,提升本地配套率,增強產業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推動光伏產業鏈低成本、高質量、組團式、生態式快速發展,通過調整優化能源結構、產業結構,加快向新型綜合能源大省轉型。
新型綜合能源大省轉型示范山西有基礎。風光資源豐富,太陽能資源屬于全國二類(很豐富區)和三類(豐富區),平均發電小時數介于1200h—1600h,光伏發電技術經濟開發容量約60000萬千瓦。風能資源屬于全國四類資源區,平均發電小時數介于2000h—2600h,風電技術經濟可開發量約4850萬千瓦。截至2021年9月底,全省風電裝機規模2055萬千瓦、光伏1360萬千瓦,分別位居全國第四、第七,占電力總裝機30.6%。產業基礎扎實,已有規上企業12家,形成光伏電池片7.5GW、光伏組件5GW、光伏玻璃2000萬平方米的光伏制造產能。
新型綜合能源大省轉型示范山西有優勢。用能成本較低,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價機制改革,光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用戶終端電價0.3元/千瓦時,在全國處于較低水平,截至目前累計降低企業用電成本超過20億元。
新型綜合能源大省轉型示范山西有需要。山西是全國碳排放大省,完成“十四五”碳減排目標壓力較大。千億級光伏裝備制造集群是低能耗強度的新興產業,經測算,整體產業鏈總產值超過千億元,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約1噸標煤,低于全省能耗水平;同時,年產20萬噸多晶硅可帶動建成74GW光伏電站,每年保守估計發電1000億千瓦時,預計實現碳減排超過2000萬噸/年。
“十四五”期間,還將因地制宜推進地熱能、氫能、生物質能、甲醇等高質量發展。加快非常規天然氣增儲上產,加快形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增強清潔能源供給能力。穩妥推進抽水蓄能、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等多種類型儲能項目建設,積極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示范,力爭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50%以上。
建議
鑒于山西省千億級產業集群項目,有利于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有利于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山西代表團以全團名義提交建議,住晉全國政協委員提交聯名提案,懇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其納入國家實行能耗單列的重大項目范圍,支持我省由傳統能源大省向新型綜合能源大省轉型示范。
鑒于晉城市作為我國煤層氣最富集地區,已經具備良好的產業基礎和技術研發平臺,形成了技術、人才等要素的集聚,而且,山西已將晉城確立為煤層氣示范基地,賦予先行先試的權限。因此,懇請國家能源局將晉城煤層氣示范基地建設納入正編制的《煤炭工業發展“十四五”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配套方案》,加快晉城煤層氣示范基地建設,以便形成成果,復制推廣全國。(記者李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