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利民代表:選好班子配強隊伍 強化鄉村產業振興
人民網太原3月5日電(記者 張婷婷)“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老鄉行不行,關鍵看領軍。”在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汾陽市賈家莊鎮賈家莊村原黨委書記邢利民看來,領軍就是班子,是鄉村建設的核心。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農民代表,他將鄉村振興作為自己履職持續關注的重點。
“今年兩會我準備提交關于進一步強化鄉村產業振興的提案。”邢利民提出,要把選好人、用對人、配好班子作為搞好鄉村振興的第一要務,真正把那些熱愛家鄉,立志建設農村,有能力,有覺悟、有奉獻精神的人選進班子。
1976年8月,26歲的邢利民擔任賈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在老一輩“百把镢頭開始刨窮根”的基礎上,帶領村民繼續艱苦奮斗。在農村土地改革大潮中,他提出“土地公有、分戶承包、統分結合、責權利明確、聯合服務”,賈家莊村糧食穩步增收。
作為曾在該村擔任43年黨組織書記的邢利民,見證著這里如何治水改堿發展農業、興業建企積累財富、農旅融合共同致富。
曾經的賈家莊村是鹽堿灘上的貧困村、山西省最貧窮的村落之一:“春天白生生,秋天水圪洞,下種不捉苗,有苗無收成”,當地流傳“有女不嫁賈家莊,嫁到賈莊受恓惶”。
“光靠農業,要發家致富不現實,但有了農業帶來的經濟盈余,可以選擇適合本地、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項目。”邢利民說,在第一產業基礎上,村集體開始興辦企業。據統計,1983年至1993年,賈家莊村先后創辦20多家企業,村集體企業固定資產由最初的50萬元發展到5000萬元。
如今的賈家莊村已形成旅游、釀酒、建材、綠色農業四大支柱產業。截至2021年底,村集體固定資產達到10.2億元,人均純收入突破2.83萬元。
“村子強不強,關鍵看頭雁。”邢利民認為,農村干部必須熟悉農村,大公無私,敢闖敢干。對此,他建議建立健全農村基層干部選拔、培養、考核和激勵機制,提升農村基層干部能力素質。
邢利民坦言,作為一名基層代表,一個身處一線的答卷人,能夠參與國是,既感到非常自豪,又深感責任重大。
近年農村頻現的土地撂荒、人才流失、老人留守現象,讓生于農村長于農村的邢利民很是痛心。“糧食價格不高、自然災害頻發,導致農業種植效益低下、青壯年農民數量偏少,鄉村產業發展所需人才不足,農村引不來人、留不住人成為普遍現象。”
2021年是農村兩委班子換屆年,在各級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村級兩委換屆順利完成,一大批年輕有為的年輕人進入了村兩委,為新農村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這讓邢利民看到了希望,“他們是我們面向未來的主要依靠力量。”
邢利民建議,各級黨委政府一定要把農村班子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和首要任務抓在手上。不僅要放手使用年輕人,更要培養和教育年輕人。要讓他們在風雨中見世面,長才干,不斷在實踐中摔打錘煉,百煉才能成鋼。
在發展鄉村產業上,邢利民建議,要充分發揮政府在鄉村發展政策與規劃的主導作用,做好村產業發展的統籌發展問題,對于有資源優勢的村級集體,可以根據資源特點,因地制宜發展資源經濟;對于沒有區位優勢、資源較少的村級集體,依托現有經濟基礎、人文特色等,積極開發、培育特色產業。同時大力引導農村探索產業融合發展的項目,構建以農業為基礎,農產品加工業、農村服務業深度融合的產業體系,延伸現有農村的產業鏈,激活農村各類發展要素,實現農業產業聯動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