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業大學:打造“三雙四跨”模式 培育高素質商科人才
人民網長沙2月23日電 近年來,湖南工業大學立足工業科學融合創新、包裝教育特色鮮明的辦學優勢,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對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人才培養需求,打造“三雙四跨”模式,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高素質應用型商科人才培養道路。
“三雙”包含雙元培養、雙導領航、雙創驅動。雙元培養主要通過不斷開辟校企合作新途徑,將目標企業請進學校,鼓勵學生進入單位實習就業,增強學生實踐能力;雙導領航意在通過發揮校內外雙導師優勢,幫助學生既能擁有系統性理論知識,又能將理論體系應用到實踐中,從而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合理規劃職業生涯;雙創驅動則是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商科人才培養全過程,著力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開設在商學院的“BU雙創實驗班”遴選20名專業教師和40多名政企精英組建成雙創指導團隊,成立了多個雙創小組,對學生雙創項目進行結對輔導。以雙創實驗班同學為核心的參賽團隊,每年都活躍在“互聯網+”“挑戰杯”“學創杯”“企業模擬經營”“電子商務三創”“現代物流設計”等雙創類比賽中,并獲各級各類獎勵100余項。
“四跨”以跨學科、跨線域、跨組界、跨國境為主要內容,不斷推進“商科+包裝”“商科+工業”“商科+人文”“商科+國際化”跨界融合、深度發展。通過構建“商科+技術+思維”的知識與能力結構體系,培養既懂知識管理又懂技術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跨學科融合。打破傳統的學科本位視角,融合學校思政、包裝、信息、數學等不同學科資源,將不同學科的思想和方法進行整合、綜合,讓不同學科在商科課堂中進行多元碰撞與對話,激發共生共融效應,提高商科學生的知識視野和綜合能力。商科師生和材料與先進制造學院、機械學院師生合作的《凝型大師:大尺寸異性硬質合金制備新技術》獲得第七屆全國高校“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銅獎,第五屆高明創意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
跨線域融合。轉變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模式,積極開啟“線上線下、課內課外、專業思政”教學模式。通過建設《組織行為學》《企業戰略管理》等在線精品課程,利用信息技術開辟更多的課堂渠道,充分發揮新媒體內容豐富、時效性強、表現形式多樣等特點,建立更加完善的育人體系。在思政引領上,每一門商科專業課程中都有機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打造了一批課程思政示范課堂,選樹了一批課程思政優秀教師,形成專業課教學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緊密結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跨組界融合。根植株洲本土,積極對接地方行業的轉型升級,與天元區、石峰區、醴陵等區縣建立院地戰略合作,實現政府、園區、學院、學生的多方互利共贏。與包裝、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集群、龍頭企業深入推進產教融合和協同育人,積極搭建“專業共建、資源共享、平臺共筑、人才共育、就業共促”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先后有“順豐速運快遞包裝研究中心”“倍通檢測”班和“順豐班”等訂單班落戶學校商學院。
跨國境融合。高度重視國際合作交流工作,堅持國際化辦學思路,先后招收留學生學歷班、留學研究生、工商管理國際雙語實驗班,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的學術交流活動,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教育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浙江大學創業教育教席、聯合國教科文國際農村培訓中心(北京師范大學)、聯合國教科文高等教育創新中心(南方科技大學)等建立廣泛合作溝通聯系機制,擴大學院辦學影響力。
湖南工業大學的“三雙四跨”商科人才培養模式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獲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5項,建成省級實驗和實踐教學平臺7個。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就業滿意度、用人單位滿意度等位居省屬高校前列。2020年市場營銷專業獲批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工商管理專業獲批湖南省一流專業建設點,榮獲“2021年度商科教育品牌實力院校”等榮譽稱號。(王歡芳 朱文娟 賓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