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學院:創新人才培養 助力鄉村振興
人民網長沙2月23日電 (匡瀅)走訪鄉鎮、對口旅游幫扶、自建1000余畝的柑橘種植基地......這個寒假,湖南科技學院旅游與文化產業學院的學生們走出了一條“下鄉”的新路子。
近年來,面對傳統旅游市場人才培養的日趨飽和,湖南科技學院旅游與文化產業學院創新人才培養理念和模式,通過教學活動、科學研究、競賽項目、就業創業、科教平臺、師資隊伍、咨詢服務、規劃實踐、教改實驗、黨建思政十個方面的互構,推進高校旅游類應用型人才培養與旅游服務農村減貧和鄉村振興戰略任務之間相互促進,有效解決“人才供需”不對稱和“教產銜接”不匹配的問題。
“畢業后的彭武科扎根鄉村,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了1000余畝的柑橘種植基地,希望助力農村減貧和鄉村振興。”湖南科技學院旅游與文化產業學院院長黃淵基介紹,該校的學生彭武科畢業后就在鄉村創業,在永州農村建立了柑橘種植基地,現在基地不僅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供應方,他本人還獲得“永州市十佳新型農民”稱號。
據悉,學院通過服務鄉村振興的人才培養改革,校地實踐育人、校企實踐育人得到強化,實踐育人成效明顯。通過引導學生參與教師各級各類科研課題和規劃策劃項目,貫徹科研育人。教師申報課題、發表論文、出版著作、開展智庫研究和政策咨詢等也多以鄉村為主題。近年來學生參與教師各級各類科研課題、教改項目、橫向咨詢、規劃策劃、行業服務等調查、研究、寫作等300余人次,學生畢業論文為鄉村相關選題100余篇。師生團隊深入鄉村開展旅游扶貧和鄉村振興方面的規劃策劃、項目推廣等,實現人才培養與鄉村發展共贏。
同時,師生多次利用假期前往學校鄉村振興對口支援幫扶點開展旅游開發幫扶。前后歷時一年半、總計行程幾千公里,對株洲市所轄103個鄉鎮1387個行政村開展文化和旅游資源調查。“參與項目讓自己更深切、更直觀、更實在地感受到了鄉村的魅力,也增添了進一步學好專業知識、投身鄉村發展的意愿和信心。”學生們不禁感嘆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