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款“成都伴手禮”亮相
原標題:58 款“成都伴手禮”亮相
今年是成都大運年,成都這座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即將迎來向世界展示天府文化的重要節點。春節將至,有哪些具有成都特色、彰顯“成都制造”品質的伴手禮?
近期,四川日報全媒體發出“成都伴手禮征集令”,誠邀成都各區(市)縣推薦特色伴手禮產品,將近一個月時間,各區(市)縣融媒體中心、廣大網友積極參與,共58款(套)伴手禮入選。
這些精挑細選、誠意滿滿的伴手禮,既有蜀錦、蜀繡、棕編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有大熊貓等文創產品,還有萬春鹵菜、清流板鴨、簡陽羊肉湯等成都美食。
大熊貓和非遺
最受寵
從此次推薦的成都伴手禮可以看出,成都人對大熊貓寵愛有加:58款(套)伴手禮中,有6款(套)與大熊貓有關。
成都市成華區聚集著全國40%的圈養大熊貓,擁有全球獨一無二的熊貓都市家園,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坐落于此。成華區推薦的文創產品,自然少不了熊貓元素:熊貓臺歷匯集大熊貓、339電視塔、夜游錦江等元素;功夫熊貓擺件,熊貓表情豐富靈動,上色采用手工彩繪,形象鮮活,一招一式栩栩如生。
來自新津區的內畫鼻煙壺也能看到熊貓元素的身影,經過選料、做工、畫工、包裝等一系列工藝流程,色彩一遍遍干后再染,細微處盡顯豐富層次。
錦江區推薦的熊貓酒,融合“國寶、國瓷、國窖”三大核心文化元素,是一款集川酒消費、文化品鑒、美術品收藏于一體的創新文旅產品。
來自新都的新繁棕編熊貓已入選首批“大運好禮”20強,新繁棕編起源于清代嘉慶末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與新繁棕編同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蜀繡、蜀錦也受到熱捧。郫都區安靖蜀繡、青白江區“十二針繡坊”蜀繡分別推薦了拿手作品;來自金牛區的蜀錦藍牙音箱已入選首批“大運好禮”20強;位于雙流區的成都古蜀蜀錦研究所推薦了蜀錦熊貓、太陽神鳥;金堂縣帶來了蜀錦腰封、蜀錦香包、蜀錦旗袍、蜀錦眼罩等多種蜀錦“潮品”。
四川天府新區也帶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滎窯砂器。
本土特色文創
齊亮相
讓天府之國蜚聲世界的李冰文化也有伴手禮呈現。都江堰市推薦的李冰治水系列人物動漫裝飾畫,參考大量歷史文獻,結合人物性格特征設計而成,將李冰治水的故事傳說與輕松有趣的動漫相結合,共推出11個漫畫形象,用于展示和傳播李冰文化。
“深淘灘,低作堰”出自都江堰水利工程,成為聞名于世的治水名言。“深淘灘 低作堰”烏木鎮尺由成都烏木藝術博物館開發創作,結合都江堰市地方歷史文化,以及烏木材質不腐不朽的特性,兼具實用、美觀、收藏價值。
蒲江縣甘溪明月窯始建于清康熙年間,被稱為“活著的邛窯”。明月窯傳統陶藝手工制作技藝燒制的陶瓷器極具淳樸自然、個性和藝術性,伴手禮明月窯陶瓷傳承了這項古老的民間技藝。近500年歷史的彭州桂花陶瓷,有著粑、拓、印、鏤、雕、堆等別具一格的制陶工藝,以龍、鳳、花、草、鳥、獸等為圖案的手工藝品傳承了華夏文明和古蜀文明。
一座武侯祠,給武侯區增添了文化厚重感。該區推薦的“三國”文創產品為來自武侯區的三國絹人系列文創產品和英雄三國明信片,以三國文化的蜀國故事為靈感,生動再現“風云三國”。
窗含西嶺,文博千秋。大邑縣也帶來了“安仁古鎮文創伴手禮”。
成都美食系列
受關注
成都正加快建設“三城三都”,打造“國際美食之都”,自然離不開成都美食。此次推薦的成都伴手禮中,本土美食表現突出。
冬季的成都,“簡陽羊肉湯”最應景。從漢代起,簡陽的羊肉香就穿越時空,綿延至今。“簡陽羊肉湯”地理標志產品的獨特風味,采用當地獨有的簡陽大耳山羊和傳統烹飪制作技藝相結合,缺一不可。
“甜蜜耀華禮,資格成都味。”青羊區的“中華老字號”耀華糕點,此次帶來了耀華五酥、杜甫餅、芙蓉酥等經典糕點,讓不少吃貨網友直呼眼前一亮。
“‘懷遠三絕’遠近聞名,確是名副其實。”一網友為崇州“懷遠三絕”(凍糕、葉兒粑、豆腐簾子)點贊,“由于地質與水質原因,同一主廚用同樣的方式在其他地方做不出這三絕。”
成都人對鴨子也愛到極致。成華的溫鴨子、彭州的九尺板鴨、新都的清流板鴨,都有上百年歷史,也入選此次的成都伴手禮。
川茶中的蒲江雀舌、彭州寶山紅茶、白鹿白茶等也成為此次伴手禮的本土特色代表產品。龍泉驛水蜜桃、龍泉驛枇杷等成都本土優質水果也頗受關注,其中龍泉驛水蜜桃已入選首批“大運好禮”20強。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高新區推薦的伴手禮,為成都人帶來了獨有的視覺“盛宴”——天府雙塔。天府雙塔燈光秀日常表演時間為每天19時至22時,元旦、國慶、春節、五一等節假日都會有驚喜“上新”。(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