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力推進“職業培訓券”改革試點 滿足勞動者多樣化需求
人民網成都1月28日電 (郭瑩)近期,四川制定出臺了《四川省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1年版)》(以下簡稱《標準》)。《標準》中與就業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多達12項,涉及求職人員找工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保障、快遞小哥等靈活就業人員權益維護等多個方面。
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熊義堋說:“這12個服務事項貫穿了勞動者就業、失業以及再就業全過程,聚焦了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訴求,是綜合考慮作為服務標準實施的科學性、有效性而確定的,其目的在于通過標準化實施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在公共就業服務方面,《標準》明確全省各地各級人社部門要做好崗位對接,勞動者可以在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等實體場所,四川公共招聘網、微信小程序、微博、抖音等線上平臺,并通過參加官方舉辦的各類招聘會,獲得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創業指導和崗位信息等服務,通過市場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同時,人社系統將積極對接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大型民營企業、社會組織以及政府投資項目、科研項目等,大力募集就業見習崗位,讓大學生等青年群體盡快進入就業準備活動中去;積極開展就業援助,對于年齡較大、身體有殘疾、脫貧家庭中的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通過公益性崗位進行安置。
在失業生活保障方面,《標準》明確,對于符合申領失業保險金的參保人員,可通過“四川e就業”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平臺,或者持本人居民身份證(社會保障卡)到最后參保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申領失業保險金,保障失業期間的基本生活。領取金額為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 80%,其中樂山、甘孜、阿壩、涼山已脫貧摘帽的45個縣為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90%。
在職業技能培訓方面,四川省前期出臺的《就業創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和2019年啟動的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已經細化明確了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生活費補貼和鑒定補貼領取的對象和條件。目前,全省職業技能培訓范圍已經覆蓋到愿意參加培訓的城鄉勞動者,培訓的方式既有現場教學、又可線上學習,培訓工種達到上千個,能夠滿足勞動者的多樣化需求。從2021年開始,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正按照人社部的要求大力推進“職業培訓券”改革試點,推動培訓模式由“機構找人”向“人選機構”轉變,進一步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勞動權益維護方面,結合新的《標準》實施,四川將大力推廣電子合同應用,發布勞動合同、集體合同范本,鼓勵行業協會、頭部企業與勞動者開展集體協商,簽訂行業集體合同或協議。定期發布人力資源市場工資價位信息和人工成本信息,引導企業科學制定薪酬分配策略。
熊義堋還透露:“目前四川正按照國家統一部署,以出行、外賣、及時配送、同城貨運等行業的部分平臺企業為重點,適時組織開展平臺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優先解決平臺網約勞動者職業傷害保障問題,一旦外賣小哥等人員在工作中發生傷害事故,將會按照工傷保險相關規定得到相應補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