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蘇審計促進增收節支和挽回損失126億余元
本報訊 (朱璇 蘇審宣) “去年,全省共審計(調查)2143個項目單位,促進增收節支和挽回損失126.87億元,推動建立健全規章制度1077項,提交審計信息3186篇。”1月13日,記者從全省審計工作會議上獲悉,一年來,全省各級審計機關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審計的全局性、實效性、建設性進一步增強,全省審計工作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省審計廳黨組書記、廳長侯學元介紹,審計機關聚焦事關全局的重點領域,扎實做好常態化“經濟體檢”,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為加大對重大項目監督力度,我省組織對“十三五”期間近80個省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推進情況進行審計,推動加快工程進度、提升資金績效。同時,加強對長三角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相關項目的審計監督,更加主動融入和服務一體化發展大局。在民生資金審計方面,審計部門把中小學教育經費專項審計調查作為年度重點項目,組織600多名審計人員對全省643所中小學校進行審計,深入揭示群眾關注的焦點難點痛點問題,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深入實施保障房及養老、醫療保險基金等民生項目資金審計,切實維護群眾切身利益。去年,我省共對965名領導干部開展經濟責任審計,編發“容錯糾錯”典型案例,促進各級領導干部更好履職盡責、擔當作為。
“今年,全省各級審計機關要牢牢立足經濟監督這個定位,不斷加大對重大戰略、重大政策落實情況和重大項目、重大風險隱患,以及公共權力運行的審計力度,更好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侯學元明確,今年著力抓好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審計調查這個重點項目,推動保護市場主體、改善政務服務、規范監管執法等政策落實到位。切實加強鄉村振興、長三角一體化等戰略實施情況的審計監督,統籌做好養老、就業、教育、社保等民生審計項目,為實現共同富裕作出應有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