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博覽

      轉型升級再提速 我國制造業持續打造競爭新優勢

      王紹紹 發布時間:2024-03-19 16:13:00來源: 人民網

        王紹紹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成為了備受關注的重點。

        “1、2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都在50%以上,說明制造業處于景氣區間。今年工業經濟有望回升向好,對此我們充滿信心。”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近日介紹。

        多位專家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需發揮我國制造業規模體量大、鏈條配套齊全和發展空間廣闊的優勢,整合資源,加快培育發展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提前謀篇布局 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制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工業基礎是工業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是決定產品質量和性能及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產業基礎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屈賢明認為,要把握好新型工業化的機遇,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

        3萬3千個機架、45萬臺服務器、5000P Flops智能算力……在湖南長株潭生態綠心地帶,中南智能算力中心深入布局多種算力,在云計算、大模型、智算等安全領域實踐探索。據介紹,算力中心將在三年內引進300多家云計算、智能網聯、5G應用、人工智能等企業入駐,預計全部建成投產后,帶動近500億元的相關產業發展。

        中南智能算力中心的發展是湖南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體系、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縮影。去年,湖南就先進計算等特色產業出臺專項支持政策措施,全省新一代自主安全計算系統產業集群產值超1800億元、同比增長6%。

        彎道超車,除了從零開始的定力決心,更應重構提升原有產業布局,用“老樹發新芽”的戰略思維破解發展難題。自2017年始,浙江紹興越城區印染、化工企業搬遷并接受數字化改造,重新利用原有片區,引進中芯、長電等集成電路龍頭企業,培育“萬畝千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集聚上下游企業將近100家,扎實嵌入長三角產業分工和全球產業網絡。

        “應推動我國制造業加速向以高端裝備制造業為代表的全球價值鏈中高端轉變,向自主創新的‘中國智造’轉變。”業內專家表示,面對傳統工業制造企業轉型問題,中國制造業要抓住制造業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機遇,加大基礎技術研發和國產裝備產業化推廣支持力度,推動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加強區域協同 提升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競爭力

        在緊鄰深中通道的港資企業中山工廠內,自主移動機器人正在注塑設備之間穿梭,這套數字化管理系統,實現了從上料、零件加工到物流配送全流程無人化生產,這種智能化的“燈塔工廠”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實踐證明。

        2024年廣東提出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發展目標,實現這一目標,離不開大灣區之間要素流動支持。

        珠江兩岸,互聯互通,東岸的電子信息產業帶,西岸的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帶,共同形成了粵港澳大灣區高端產業集聚發展區。周邊城市正積極主動地承接大灣區的創新資源和高端產業的溢出效應,在廣東江門,從2021年至2023年,累計引進深圳超億元項目投資額超780億元,其中制造業項目投資額超500億元。

        “面向重點制造業產業鏈,應圍繞信息對接、開放資源、供應鏈支撐、咨詢服務等環節統一制定企業間合作機制,加強生態圈合作伙伴協同。”中國移動河南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樓向平說。

        當前,協同發展從廣度走向深度,產業鏈合作代替轉移承接成為地區協同發展的更多選擇。

        此前,京津冀三地抽調精干力量組建京津冀聯合辦,形成15個專題工作組,共同規劃氫能、生物醫藥、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安全和工業互聯網、高端工業母機、機器人六條產業鏈,推動聯想創新產業園、阿里張北大數據、河北京車造車基地等一批標志性大項目建成投產。

        數據顯示,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由2013年的71.2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748.7億元,年均增長率26.5%;中關村企業在津冀兩地設立分支機構超1萬家,北京企業對津冀兩地企業投資4.9萬次,投資總額2.3萬億元。

        “產業、科技、金融與人才協同配合形成的集群生態,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先進制造業集群能夠覆蓋制造強國建設的重點領域和方向,吸引這些產業向優勢地區集聚集中,可以不斷突破核心技術,推動產品升級和質量躍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規劃所所長程楠說。

        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助力中小企業“專精特新”

        優質企業是先進制造業發展的主體力量,更多中小企業走上專精特新之路,發揮民營經濟在形成新質生產力過程中的生力軍作用。

        “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在創新領域最為活躍,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力量。”四川大學副校長褚良銀表示。

        在集群推動機制帶動下,中小企業選擇專注于精細化和專業化的發展,逐漸成為了全國各地專精特新“小巨人”。山東濰坊實施專精特新企業卡位入鏈工程,一家受益的中小企業通過自主研發,成功投入使用全球首臺、全球最大5米智能立環高梯度磁選機,徹底解決了制約我國大型化綠色節能智慧礦山選礦廠發展的瓶頸問題。

        去年4月,山東明確了推動“專精特新”發展的3年目標。到2025年,山東將努力推動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0家左右,省級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達到1000家左右。

        除了原發性創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政務服務支持。圍繞智能物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和綠色能源五大產業生態圈,杭州余杭區倉前街道創新成立專精特新賦能中心,積極開展各類政策、財稅、法律等培訓,打造精準滴灌式專業化隊伍,對在庫制造業企業,協助對接完成知識產權、管理提升、數字化改造、財務規劃、行業排名證明等項目,問題化解率達到90%以上。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標準引領和質量支撐,打造更多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制造”品牌。

        “我國的民營制造企業‘出海’正迎來新機遇,未來中小民營制造企業‘走出去’是一條轉型發展的有效路徑。激勵政策推動民營制造企業深入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搭建重大項目合作平臺,聯動國企、民企、行業上下游企業‘抱團出海’,形成集聚效應,提升中國制造品牌的綜合競爭力。”上海市工商聯副主席林凱文說。(劉雨青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内射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欧美zozozo人禽交免费大片| 午夜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深爱五月激情网| 妖神记1000多章哪里看| 久久精品久噜噜噜久久| 欧美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午夜电影一区二区| 黑白配hd视频| 国产麻豆流白浆在线观看| 丁香伊人五月综合激激激|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国产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91福利精品老师国产自产在线| 性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 欧美日本国产VA高清CABAL| 免费永久国产在线视频|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 8x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女人张腿让男桶免费视频大全|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播放| 美国一级片免费|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7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 成av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男人桶女人j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 激情三级hd中文字幕| 国产美女在线播放| japanesexxxxhd熟睡直播 | 日本在线观看电影|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