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著手走5公里,就能做出一件漢服”
山東曹縣馬面裙熱銷的背后——“空著手走5公里,就能做出一件漢服”
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出游踏青的人群里,總能看到穿著漢服的年輕人,成為春日里的一道風景。2024年新春伊始,馬面裙作為“龍年戰袍”,將山東曹縣漢服推上熱搜榜。
近年來,地處魯西南的曹縣大力發展漢服產業,目前已形成完整產業鏈,銷售額占全國漢服市場的半壁江山,2023年漢服銷售額達72.15億元。資源稟賦“平平無奇”的曹縣,為什么能憑漢服“火出圈”?
黃河故道勁吹“漢服風”
曹縣總人口175萬,是山東人口第一大縣。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地處黃河故道的曹縣一直頂著“經濟洼地”“貧困縣”“勞務輸出大縣”等幾頂帽子。當地流行用“三多”形容曹縣——光棍多、老人多、留守兒童多。
世紀之交,“影樓風”“戲風”吹到了曹縣,當地民眾開始在農閑時生產影樓服裝和戲服,雖有一定銷路,但因客戶分散、需求量小,不成氣候。電商經濟興起后,當地村民開始通過網絡渠道銷售服裝、對接代工客戶,曹縣逐漸發展為國內最大的演出表演服飾加工基地。
近年來,隨著漢服文化熱度不斷攀升,曹縣許多商家看準時機,迅速轉型,開始大批量生產漢服。經過10多年的發展,曹縣現有漢服上下游企業2282家,網店13989個,印花機1084臺、繡花機3758臺,漢服從業者接近10萬人,已經做到了5公里以內的產業集群化,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和品牌孵化體系。
在曹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副主任劉霞看來,一業興則百業興,物流、美妝等多個相關產業也從漢服產業的發展中受益。2024年前兩個月,曹縣電商物流公共服務中心漢服包裹發出量超800萬件。自該中心2021年啟用以來,曹縣的電商快遞包裹量年均增速超40%。
企業要發展、職工有需求,工會服務就及時跟進。曹縣總工會主動跟進當地電商、漢服產業發展,大集鎮淘寶產業園、極致生活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電商企業先后建立了工會組織,并積極探索“電子商務+工會”發展模式,為當地漢服產業發展貢獻工會力量。
從“返鄉能人”到技能人才
“曹縣漢服產業有潛力,我希望借助短視頻平臺,為這個產業的發展再加把火。”曹縣洛如嫣原創漢服總經理姚馳行說。
姚馳行從2015年開始做漢服生意,從業不久便開通了以漢服展銷為特色的短視頻賬號。2019年,姚馳行的公司拍攝了一部以漢服為主題的微短劇獲大量關注。如今,他建設了一個占地130畝的產業園用于做電商和漢服生意,這個產業園不僅通過直播賣自己公司的貨,還打造了一個平臺,為其他企業“帶貨”?!白尨蠹疑钊肓私鉂h服,比多賣一條裙子更重要?!币︸Y行說。
在曹縣,漢服產業的火爆,吸引了不少高學歷和有豐富創業經驗的年輕人返鄉創業,為曹縣漢服產業的持續提檔升級提供了有生力量。
胡春青是中國科學院與大連理工大學材料加工專業雙博士,在他看來,曹縣漢服產業蓬勃發展的關鍵詞之一就是“高性價比”。
“我們要做‘大家能買得起的漢服’,保證價格親民,同時也要追求良好的材質和工藝?!焙呵嗾f。
2022年,曹縣漢服協會成立,胡春青擔任會長。他認為,協會不僅可以幫助協調政府政策,交流漢服行業發展趨勢,還可以推動企業之間互通有無,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過程中的難題,比如盜版或侵權問題。目前,胡春青及其團隊還和中國人民大學簽約了AI人工智能技術項目,試圖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提高設計師研發設計效率,加速漢服企業的生產和運營周期,推動漢服產業實現更高層次的創新發展。
產業要發展,離不開“能人”帶動和扎實的產業工人基礎。近年來,曹縣總工會注重對漢服和電商人才的挖掘培養,選樹了山東省勞動模范任慶生、孫學平等一批產業人才。此外,曹縣總工會加大對電商人才培養力度,開展多元化、創新化職業技能培訓,還將電商直播銷售員技能大賽打造成為推介新職業、展示新技能的平臺,為當地電商直播產業做好技能人才儲備。
從種田農民到漢服產業工人
縫紉機都踩“冒煙”了!今年春節以來,馬面裙成為了社交平臺中的漢服頂流,曹縣再次出圈?!坝唵畏鋼矶?,直接就把貨賣斷了?!辈芸h穿越大唐華服負責人劉申鋒說,2023年是公司成立以來發展最快的一年,漢服的銷量相較2022年大幅增加。
曹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數據顯示,今年春節,以馬面裙為主的龍年拜年服飾銷售額超過3億元。艾媒咨詢數據則預計,2027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41.8億元。
漢服熱潮下,曹縣當地相關從業人員越來越多,劉申鋒預估,當地的漢服從業者2023年相較2022年至少增加了一倍。劉申鋒認為,從業者的迅速增加是因為曹縣漢服產業發展基礎較好,相關產業配套較為齊全。
漢服產業從業者魏平安,5年前放棄外地的穩定工作,回到老家曹縣開啟了漢服創業之路。他說:“在面料輔料一條街空著手走5公里,就能做出一件漢服,這里與其說是鄉鎮,不如說是一個產業園區?!?/p>
“以前我在浙江打工,也在廣州的電子廠干過。后來看家鄉的漢服廠也需要人,我就回來了?!苯衲?2歲的王麗,5年前從外地回到曹縣工作。王麗身上發生的變化,也同樣發生在許多曹縣農村婦女身上。曹縣源琳服飾有限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給漢服網店代工,據公司老板袁琳介紹,廠里有一半的職工之前靠種田謀生。
以漢服產銷為主要特色的電子商務產業發展,打破了當地農民的傳統觀念,使大家告別了農業,轉型成為工人或直播從業者。曹縣總工會適時把職工文體活動、工匠評比、勞模展示等富有工會特色的活動開展到鄉村、企業,營造濃厚的學習勞模、爭當工匠的氛圍。
本報記者 田國壘 本報通訊員 吉翔 薛新天
(工人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