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在福建泉州尋覓“閩南美好生活”
中新網泉州2月6日電(吳冠標)火鼎公婆、提線木偶、蟳埔女簪花圍......5日,福建泉州啟動第六屆“閩南美好生活嘉年華”暨首屆泉州民俗節,圍繞泉州古城與傳統民俗節俗,全面展示千年古城的獨特韻味與魅力,尋覓富有年味的“閩南美好生活”。
當晚,古城龍年生肖藝術裝置之“龍鯉鯉大青龍”在泉州中山路正式亮燈。只見“大青龍”頭簪刺桐花,口含龍珠,團坐于祥云之上,龍尾則隱藏在金魚巷內,仿佛穿墻而出,欲沖天飛起,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圍觀打卡。
“這頭龍既有泉州花燈的特色,又有閩南建筑‘剪瓷雕’的元素,穿墻而過有神龍見首不見尾之意,設計得很用心。”市民林成對閩南文化十分感興趣,他認為,閩南傳統非遺技藝可以通過合作,在新載體中展現出不一樣的美。
“龍鯉鯉”藝術裝置只是閩南文化融入古城生活的一個縮影。三步一寺、五步一廟,古厝與洋樓共生;花開滿簪、南音清詞,歷史與當下結合、生活與詩篇交融……走在泉州街頭,處處能與閩南文化撞個滿懷。
據了解,此次泉州民俗節還將重啟時隔20年未舉辦的民俗踩街,以及天后宮泉澎乞龜、南安英都拔拔燈、泉港樟腳板凳游龍燈等系列民俗展覽、民俗表演、民俗體驗,向市民和海內外的游客全面展示泉州的閩南文化、民風民俗和特色美食,為泉州古城再添一抹煙火亮色。
“體驗閩南市井煙火,感受多元‘海絲’風情,泉州這座城市獨具魅力。”泉州市文旅局局長呂秀家說,泉州的特色優勢在于文化味、煙火氣和泉州人的溫度、精神。“我堅信,網紅泉州一定會持續長紅。”
此外,在文旅服務方面,泉州還針對“吃、住、行”等方面的問題做出一系列準備方案;組織相關行業協會倡議引導經營從業者誠信經營、文明服務、合理定價,引導餐飲企業擴大地方特色餐飲、文化主題餐飲供給,提供部分公交免費服務,努力留下春節在泉州好吃、好玩還不貴的暖心印象。(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