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屆粵港澳氣象業務合作會議在珠海召開
中新社珠海1月29日電(郭軍 王天巍)第28屆粵港澳氣象業務合作會議29日在廣東珠海召開,近40名來自廣東、香港、澳門、海南、廣西的氣象部門專家共同就業務發展和未來合作事宜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畢寶貴在會上指出,粵港澳氣象科技創新力量持續增強。2020年9月,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監測預警預報中心(深圳)正式運行。去年9月,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監測預警預報中心(香港)啟動建設,粵澳提供大力支持。去年11月,世界氣象中心(北京)粵港澳大灣區分中心啟用,并成功舉辦首期氣象國際培訓班,港澳代表參加了啟動儀式,香港派員授課。去年12月,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研究院成功組建。在粵港澳大灣區氣象創新發展研討會中,港澳積極參與。粵港澳三方還聯合向世界氣象組織等海內外機構成功申報數個科研專項。
他表示,粵港澳打造區域氣象合作發展高地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會議總結了過去一年在落實《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發展規劃》、數值預報技術、綜合氣象貫徹業務及輻射監測、信息網絡技術局交換等7大領域35項合作任務的落實情況,同時就港瓊桂三方下一階段合作計劃交換意見。
據悉,粵港澳氣象科技研討會暨粵港澳氣象業務合作會議每年舉辦一次,并由粵、港、澳三地輪流主辦,2024年恰逢粵港澳氣象合作40周年。1984年,內地和香港首個合作項目“黃茅洲氣象自動站”在珠海黃茅洲島開工建設,揭開粵港澳氣象合作的序幕。40年來,粵港澳三方在氣象數據交換、預報會商、災害聯防、技術交流、培訓互訪等方面持續深化合作,為“澳車北上”“港車北上”、粵港澳大灣區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作出了貢獻。(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