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民營救美國飛虎隊員事發地:兩國友誼代代傳承
中新網金華11月16日電(張斌 許健楠)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中美兩國共同為和平和正義而戰。陳納德將軍帶領美國志愿者奔赴中國戰場,組成了著名的飛虎隊。
1944年9月16日,飛虎隊的一架戰斗機迫降浙江金華浦江,當地軍民有勇有謀,營救了美國飛行員查普曼,成為歷史上著名的中國版“拯救大兵瑞恩”事件。
79年過去,如今,在當年的墜機事發地,多位村民聊起這段故事仍十分激動。他們的父輩曾參與這次營救行動,飛虎隊精神也早已在浦江扎根,讓中美兩國友誼代代傳承。
墜機地點位于浦江荷店自然村利水山。飛機墜地時,最先到達飛機失事地點的是村民應承水和張紅葵。
“我經常聽父親說起這段營救美國飛行員的往事,這是他感到很自豪的一件事,說了一遍又一遍。”應承水的兒子應宣林說。
應承水曾回憶稱,當時,查普曼就藏在一棵小松樹后面,臉上被樹枝劃破并流血。應承水一看是外國人,衣服上還有一塊布標,上面有中英文:“來華助戰洋人,軍民一體救護”,就知道是盟軍飛行員,便參與了救助行動,把飛行員攙扶下山。
事發時,不少村民在山上撿到了飛機殘片?!昂髞?,有村民送給我爸爸一塊殘片,他用它打了一個湯勺。這個湯勺一直用到現在?!币患胰嗣慨斈闷鹚拖氲搅诉@段營救美國飛行員的往事。
這個湯勺,成為一段歷史的見證,也成為了應家人共同的記憶。
事實上,營救飛行員要冒風險,畢竟當時的日軍據點距離墜機地只有4公里,敵人會來搜查?!暗腋赣H毫不猶豫去幫了,我記得父親說過,‘他是來幫我們打仗的,營救他,是作為一名中國人應該做的事情’?!睉终f。
82歲洪仲彥印象最深的,是查普曼獲救后吃的第一頓晚飯。洪仲彥的父親洪邦基是時任浦江縣自衛總隊副總隊長兼第一大隊大隊長,也是現場營救行動的負責人之一。
據洪仲彥回憶,那頓晚飯是在劉笙村警衛干事陳可瑛家里吃的,查普曼拍拍肚皮,村民們一看就懂——餓了。當時,村民做了一碗水煮荷包蛋,遞上碗筷,查普曼卻兩手一攤。
“我們以為他不愛吃雞蛋,就又做了一碗手工面,還是兩手一攤。”洪仲彥說。語言不通,不知道他為什么不吃。父親只好連夜翻山越嶺,找來了翻譯金弢,這才知道,原來是不會用筷子。一拿上叉子,查普曼就把荷包蛋和面全吃了。
吃完了,查普曼豎起兩個大拇指。他把日記本等禮物贈送給洪邦基,以表謝意。
在應宣林的記憶里,父親在世時,曾念念不忘自己救過的這位美國飛行員。他從新聞里聽到,有飛虎隊隊員來中國探望救命恩人。
“我安慰父親,也許有一天,你救的那位飛行員也會回來看你。父親沒有說話,只是翻來覆去地細細打量著手里那個湯勺?!睉终f。
很遺憾,應承水沒能等來這一天。根據專家考證,1945年,查普曼在一次行動中陣亡。
抗日戰爭期間,2000多名美國飛虎隊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查普曼就是其中一位。對于查普曼駕機成功迫降浦江村莊,從而引發一場驚心動魄的營救行動,陳納德曾言:“查普曼少校的《脫險報告》所述之經歷,是第14航空隊有史以來最出色的任務?!?/p>
這段發生在浙江山村的往事,在兩國人民心中播下了中美友誼的種子。(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