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不僅是民生也是產業 中日人士在滬共議“銀發寶典”
中新網上海10月10日電 (記者 鄭瑩瑩)“日本比中國早3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迄今為止,積累了豐富的應對經驗。”日本駐上海總領事·大使赤松秀一10日說。
當天,中日康養產業論壇在滬召開。赤松秀一表示,日本政府采取措施來促進老年人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與此同時,企業也開發和生產適合老年人的個性商品與服務,讓更多老年人安享健康幸福晚年。
他表示,為了實現更安心、更舒適的老齡社會,日中企業之間可以更廣泛、更深入地開展合作,攜手開拓市場,共同促進行業繁榮。
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陳靖說,中日雙方在康養產業上優勢互補,日本較早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在政策制定、制度設計、產業發展、設施建設、產品研發等方面起步較早,投入也大,積累了豐富的成果和經驗。
他指出,養老產業發展勢頭迅猛,長三角特別是上海的康養產業需求巨大,期待中日雙方持續推進康養產業的合作交流。
“養老既是大民生,也是大產業。”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處處長王俊在現場說。作為中國最早(1979年)進入老齡化社會的超大型城市,上海的老齡化情況備受關注。上海市民政局二級巡視員陳躍斌表示,上海早于全國20年進入人口老齡化,上海的老齡化進程快,同時,上海也較早地開始探索“大城養老”路徑。
人口老齡化是中國、日本兩國需要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業界認為,中日兩國在康養產業領域互補性強、合作前景廣闊。
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菅匡彥在現場介紹了與中國保險企業的數字化智慧養老合作方案。但單家企業的力量遠遠不夠,他呼吁,加強日中企業間的合作,加強政府與企業間的合作,加強保險機構與養老生態企業間的合作。
論壇上,中日嘉賓共同見證上海市經濟團體聯合會生命健康專委會揭牌成立。該委員會現場與一批中日企業簽署了中日行業企業健康產業戰略合作協議。(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